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中新發現了76顆偶發脈沖星,包括目前人類已知脈沖星中最暗弱的一批天體,它們僅在少數旋轉周期中偶然輻射脈沖,國際上稱為“旋轉射電暫現源(RRAT)”。
7月26日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無人機照片,維護保養期間拍攝)。新華社發
該團隊還利用FAST對國際上已知的59顆RRAT進行了高靈敏度觀測,確認RRAT就是偶發脈沖星。這項研究對于理解銀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殘骸及其輻射特征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日前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于天文學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和天體物理學研究》。
早先發現的RRAT顯得非常特殊,不像大多數脈沖星那樣持續輻射脈沖,一般都是很多周期偶然發射一個脈沖,因此很難在正常脈沖星搜尋體系里捕捉到,需要從高靈敏度望遠鏡觀測數據中一個脈沖一個脈沖地檢測,檢測到幾個脈沖之后挖掘出公共周期。自2006年發現首個RRAT以來,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總共發現了160余顆RRAT。根據之前少數RRAT研究,天文學家意識到它們應該是具有特殊性質的脈沖星,約占脈沖星總數的5%。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研團隊利用自主開發的高效單脈沖搜尋程序,從FAST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的數據中系統搜尋單脈沖。他們發現了76顆新的暗弱的RRAT,并將它們分為四類,包括26顆尚未發現自轉周期的射電瞬變源,16顆已確定周期的標準RRAT,10顆長期沉默但短時間發射周期信號的極端消零脈沖星,以及24顆偶發強脈沖的極暗弱脈沖星。
依靠單脈沖搜尋技術才能發現的偶發脈沖星約占FAST巡天發現脈沖星總數的12%。FAST新發現的偶發脈沖星與正常脈沖星相比,輻射流量密度要低一個量級,最低的已經達到了亞微央量級。
為深入理解RRAT的物理性質,該團隊還利用FAST對59顆國際上通報的已知RRAT進行了觀測,他們發現:25顆RRAT在FAST觀測數據中表現為普通脈沖星,5顆是極端消零脈沖星,13顆為偶發強脈沖的暗弱脈沖星,5顆在FAST有限觀測時間內也僅僅檢測到幾個脈沖,另外11顆可能處于熄滅狀態,這使得FAST沒有檢測到信號。由于FAST的高靈敏度觀測,這59個RRAT沒有一顆表現為標準RRAT的特征。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中新發現了76顆偶發脈沖星,包括目前人類已知脈沖星中最暗弱的一批天體,它們僅在少數旋......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中新發現了76顆偶發脈沖星,包括目前人類已知脈沖星中最暗弱的一批天體,它們僅在少數旋......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中新發現了76顆偶發脈沖星,包括目前人類已知脈沖星中最暗弱的一批天體,它們僅在少數旋......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沖星快照(GPPS)巡天”中新發現了76顆偶發脈沖星。該團隊還利用FAST對國際上已知的59顆RRAT......
脈沖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發而形成的產物之一。脈沖星具有原子核的密度,是宇宙天然的極端物理實驗室。它的超強引力場為檢驗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獨特條件。脈沖星測時可以準確測量其自轉......
8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天文》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的新成果,該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探測并解析了一批脈沖星B2111+46磁層中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脈沖......
8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天文》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的新成果,該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探測并解析了一批脈沖星B2111+46磁層中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脈沖......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重大科學基礎設施FAST運行維護作業機器人系統”項目,在“中國天眼”通過現場驗收,智能機器人為“中國天眼”提供運行維護保障。“中國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北京時間7月26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志(Nature)發表了圍繞中國天眼FAST的最新科研成果。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天文學系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聯合領導的......
中國天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又立一功!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CPTA)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