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王舒穎記者付毅飛)記者18日從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在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40周年之際,我國決定面向世界各國開放12個核科研設施和實驗平臺,涉及核基礎科研、材料與部件輻照測試、同位素生產制備、反應堆熱工水力、核環境模擬及核設備測試、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核聚變實驗研究等諸多領域。
這些核科研設施和實驗平臺包括:世界主要中子源之一的中國先進研究堆;可廣泛用于中子活化分析、核儀器儀表測試、放射性同位素制備、反應堆相關教學培訓的微型中子源反應堆;可開展材料、燃料輻照考驗和低溫供熱研究的49-2泳池式反應堆;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參與范圍最廣的地下實驗室之一的中國北山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實驗室;中國獨立自主設計、建造的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托卡馬克裝置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等。
9月16日下午,在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8屆大會期間,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舉辦“開放合作·共享發展”核科研設施開放共享主題邊會。該機構副主任劉敬在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據悉,目前我國已經設立了8個國際原子能機構協作中心,并與法國、俄羅斯、歐盟等建立了良好的核科技研發合作機制,與泰國、印尼、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加納、尼日利亞等國家在當地合作建設了一系列核科研設施和聯合實驗室。
本屆大會期間,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還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捐贈了我國杰出核科學家錢三強院士的銅像,旨在彰顯中國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用于和平與發展”宗旨的支持,以及中國科學家對人類原子能事業發展的貢獻。
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王舒穎記者付毅飛)記者18日從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在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40周年之際,我國決定面向世界各國開放12個核科研設施和實驗平臺,涉及核基礎科研、材料與部件輻照......
5月29日,第29屆中子與核相互作用國際研討會(ISINN-29)在蘭州大學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俄羅斯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LatchesarK.Kostov教授,中國強脈沖輻射環......
為觀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后所產生的影響,日本水產廳24日給出計劃,將2023年度氚活度水產品調查數量翻倍,由2022年的200個樣本增至380個樣本。報道中還指出,日本水產廳為盡快得到分析結果......
名稱關于批準延續吉林中意核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民用核安全設備許可證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522分類核設施安全監管發布機關國家核安全局生成日期2022-12-27文號國核安......
12月29日,中國核學會核反應堆熱工流體力學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在哈爾濱舉行。788名來自全國的核領域專家學者代表在線上、線下交流了核科技自主創新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秦裕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
6月29日,中國核學會、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中核智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三家單位,在北京舉行了《2021年國外核工業與技術重大發展動向》(以下簡稱《動向》)聯合發布儀式。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首......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甘再國團隊與合作者合成了新核素釷-207,并發現了質子數大于82、中子數小于126(Z>82,N<126)核區a衰變能的奇偶效應,相關成果于5月19日以......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雖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濃度符合國際標準,但依然引發了廣泛的擔憂。4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征求《生態環境檔案管理規范核與輻射安全(征求意見稿)》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英文譯名:Managementspecificationforecologic......
從中核集團獲悉,“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號機組第三臺主泵電機于1月30日吊裝就位,至此“華龍一號”福清5號機組核島主設備全部就位,為5號機組冷試節點按期實現奠定了基礎。據了解,主泵是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