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殷鵬、齊金蕾、首都醫科大學李夢龍等人在《柳葉刀》子刊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trends in cancer burden in China,2005-20:an analysis of natio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 data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2005-2020年,我國癌癥相關總死亡人數增加了21.6%,增加到了2397772例死亡,在所有人群中,前三大致命癌癥分別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肝癌;胃癌。在男性中,前五大致命癌癥依次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在女性中,前五大致命癌癥依次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
按不同年齡段來看,0-19歲主要致命癌癥是白血病、腦腫瘤和神經系統癌癥;40-59歲主要致命癌癥是肝癌、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胃癌;60歲以上主要致命癌癥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肝癌、胃癌。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了中國31個省,根據國家死亡率監測系統分析了總體癌癥死亡率和23個特定部位癌癥死亡率,評估了2005-2020年中國國家和地方癌癥負擔的變化。
總的來講,2020年,中國癌癥相關死亡人數為240萬人,因癌癥導致的生命損失年數(YLL)為5660萬。2005-2020年,癌癥相關死亡人數增加了21.6%,YLL增加了5%。
男性和女性前五大致命癌癥
在男性中,2020年,前五大致命癌癥依次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
在女性中,2020年,前五大致命癌癥依次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
2005-2020年中國男性(A)和女性(B)癌癥死亡人數排名
2005-2020年間,大多數癌癥的死亡率顯著下降,死亡人數有所增加。位居榜首的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相關死亡的比例有所增加,主要歸因于人口增長和人口老齡化。
男性死亡率第2-5位癌癥保持不變,這四種癌癥死亡率從2005年的55.8%下降到2020年的45.3%。然而,在女性中,肝癌從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結直腸癌從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乳腺癌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女性第2-5位癌癥死亡率從46.6%下降至38.3%。
從城市和農村來看,農村地區癌癥死亡率和YLL率均高于城市地區。
不同年齡段致命癌癥
根據不同年齡段分析發現,癌癥相關死亡的十大主要原因在不同年齡組之間差異很大,青壯年的死亡率遠低于老年人。
在0-19歲的人群中,三種主要的致命癌癥是白血病、腦癌和神經系統癌、肝癌。
在20-39歲的人群中,男性三種主要的致命癌癥是肝癌、白血病、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女性三種主要的致命癌癥是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
在40-59歲的人群中,男性三種主要的致命癌癥是肝癌、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胃癌;女性三種主要的致命癌癥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
在60歲以上人群中,主要致命癌癥是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肝癌、胃癌。
綜上,2005-2020年,中國癌癥相關死亡總數和生命損失年數(YLL)顯著增加,中國癌癥負擔沉重且持續上升,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癌癥死亡人數仍居世界第一,需要進一步降低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或其他主要癌癥死亡和新發癌癥的負擔。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惡性程度高,難以通過基因突變信息獲得有效靶點和分子分型,導致其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一直止步不前。北京時間今天(1月5日)零點,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肺癌是中國最常見的癌癥類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多年來位居惡性腫瘤之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周承志近日表示,隨著靶向治療等多種手段的出現,肺癌患者總體生存時間確實得到了改......
“一滴尿檢測15種癌癥”,不少人可能聽說過這種來自日本有關癌癥診斷的“神奇”科技。最近,這種技術受到了科學家的質疑。據《自然》報道,日本一家初創公司出售的一種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受到質疑,該試劑盒旨在通......
央視網消息我國將深入推進癌癥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構建分層癌癥篩查體系,到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將達到46.6%,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國家、省、地市三級癌癥綜合防治網絡,......
以下是對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譯:使用于醫學成像的熒光合成染料類別,嵌入在癌細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動,誘發壞死。由于整個分子的振動持續時間不到一皮秒,這些振動的氨基青黃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濃度下干擾事物的運作......
關于發布科技創新2030-“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項目2023年度定向委托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強化科......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分析組織樣本中細胞的空間排列。12月1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這一創新方法,準確地預測了癌癥患者的結果,標志著在利用AI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