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分子表征與組學研究不足,限制了小細胞肺癌的基礎研究和臨床進展,迄今為止,僅有少量針對小細胞肺癌臨床樣本的基因組研究被報道。小細胞肺癌普遍存在TP53和RB1的失活突變。缺乏驅動突變使得研究難以通過基因突變信息獲得有效靶點和分子分型。蛋白質作為生命功能的執行者,是95%以上藥物的作用靶點。目前,缺乏從蛋白質組層面對小細胞肺癌的系統研究,因此全面系統地表征小細胞肺癌的蛋白質組學圖譜,利于剖析小細胞肺癌的病理機制,對于實現更精準的小細胞肺癌分子分型和個性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月5日,《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虎團隊,與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教授張鵬團隊、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季紅斌團隊和高大明團隊合作完成的題為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dentifies Biological Insights and Subtype-Specific Therapeutic Strategies的最新成果。
該研究對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和配對癌旁組織樣本進行了蛋白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s)分析,通過整合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蛋白質組等多維組學數據,揭示了小細胞肺癌的分子特征,提出了新的分子分型及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策略,為探索小細胞肺癌的發病機制和改善臨床治療策略奠定了基礎。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肺癌是中國最常見的癌癥類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多年來位居惡性腫瘤之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周承志近日表示,隨著靶向治療等多種手段的出現,肺癌患者總體生存時間確實得到了改......
基因組學公司股票在2023年普遍下跌,遠落后于大盤。總體而言,基因組網前40名在2023年同比下跌了7%。與2022年相比,前40名暴跌34%。如果不是因為整體市場表現強勁,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殷鵬、齊金蕾、首都醫科大學李夢龍等人在《柳葉刀》子刊TheLancetPublicHealth上發表了一篇題為:Nationalandsubnationaltrendsinc......
11月5日,南京師范大學國際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揭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教授擔任中心首席科學家。這一“官宣”,讓百公里外的常州為之振奮:上月,由常州市政府、常州高新區......
背景植物科學中常以高通量的方式(組學)研究生物體不同層次的復雜性,通常整合多組學數據以獲得生物體發育或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生物學的準確圖像。目前,全長異構體測序(Iso-Seq)與短讀長轉錄組學和蛋白質......
根治性放化療是局部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近年來研究顯示,與單純的放化療相比,放化療聯合鞏固免疫治療(即根治性放化療)將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提高了14%,減少近50%的腫......
最近,由醫學腫瘤學Arthur&RosalieKaplan主席和RaviSalgia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最大的癌癥研究和治療機構之一的CityofHope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非......
今日,FDA官網信息顯示,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已經獲得美國FDA批準,與含鉑化療聯用作為手術前新輔助治療,并在手術后單藥作為輔助治療,用于治療可切除(腫瘤≥4厘米或淋巴結陽性)的非小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