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8-04 16:14 原文鏈接: 中國母親母乳喂養受挑戰劣質奶粉威脅嬰兒健康

      從事兒童保健工作10年的張淑一,當聽到兒子大哭時,變得不知所措。原本堅定用純母乳喂養寶寶的她,懷疑自己的奶孩子不夠吃。

      35歲的張淑一是首都兒科研究所醫生,兩年前生下兒子,一直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純母乳喂養,即頭6個月不添加水和任何輔食,并堅持母乳喂養兩年。

      盡管她的兒子機靈可愛,但比吃奶粉的寶寶看起來更瘦。這讓張淑一的父母和公婆有些不滿。中國老人的心目中寶寶胖才好。在老人要給孩子添加奶粉的強烈要求下,張淑一再次動搖了。

      在中國能做到純母乳喂養的媽媽并不多。以前中國對純母乳喂養的定義與國際定義不同。因此中國在2007年缺少純母乳喂養率統計。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與營養官員何大衛說,2007年前只有中國個別地區小范圍的統計。如在浙江的調查發現,農村地區純母乳喂養率只達到7%,城市僅為1%。

      他說:“2008年中國官方公布的比率為28%,超出預想,但比率仍很低。”2008年發展中國家純母乳喂養的平均比率為37%。

      眾多研究表明,母乳最適合嬰兒前6個月的生長發育。母乳可以防止嬰兒猝死、過敏、急性呼吸性疾病的發生。母乳喂養的兒童成年后平均血壓值和總膽固醇值更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更低。

      中國的獨生子女一代很多已為人父母,他們易于接受國際理念,但堅持母乳喂養仍面臨很多困難。

      32歲的安江群是北京外企白領,一直到了待產室還在接工作電話。生下女兒的第一天因為沒有奶水,給寶寶喂了奶粉,后來一直堅持純母乳喂養。

      產假結束后,她回到繁忙的工作中。“當我覺得工作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就對母乳喂養有點動搖。動搖歸動搖,但我還在堅持。”

      為了方便喂奶,她把家搬到離工作地點不遠的地方,還買了一輛電動自行,每天中午騎車回家去給孩子喂奶。如果不能回家,她就隨身帶著吸奶器和冰盒,及時吸出奶水儲存起來留給寶寶吃。她的目標是堅持母乳喂養到1歲以后,再自然斷奶。

      “雖然我的女兒比同齡的孩子瘦一些,但她不到7個月就能扶著小床站立,不太哭鬧。”安江群說。

      她經常上網,在母乳喂養論壇上與其他媽媽交流經驗,互相鼓勵支持母乳喂養。

      何大衛說,盡管人們對母乳喂養的認識已經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多原因阻礙母乳喂養,例如:多數公共場合不具備哺乳條件;婦女產假后重新上班,很難繼續給孩子喂奶;盡管研究證明幾乎所有婦女都有能力產出足夠的奶水,但因為方法不當或錯誤觀念,造成很多婦女以為自己的奶水不夠。

      此外,無孔不入的奶粉廣告,母乳代用品的違規促銷,動搖了許多媽媽母乳喂養的決心。

      安江群說,她不知道奶粉公司如何獲得她的電話,打電話來詢問孩子的生長狀況并借機促銷。在一些親子活動中,奶粉商設有展臺,贈送禮品,非常活躍。

      盡管中國早在1995年就頒布了《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禁止母乳代用品廣告和促銷。但這些規定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中國消費者協會2010年對北京、重慶、沈陽等15個城市母乳代用品市場的銷售行為監測發現,一些醫院成為嬰兒奶粉進攻的戰場,商場超市更是母乳代用品促銷的重要場所。

      專家認為,配方奶粉使兒童容易患上感染病、哮喘、腦膜炎、肥胖和糖尿病。更為嚴重的后果是,一些假冒偽劣奶粉會直接威脅嬰兒的健康

      劣質奶粉的市場主要集中在貧困農村地區,由于父母生下孩子后外出打工,孩子交給家里老人帶養,使劣質奶粉有了可乘之機。

      與城市相比,偏遠貧困地區的母乳喂養率相對較高,但這里面臨另一個問題:6個月后的嬰兒,因輔食添加不適當,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現象。聯合國兒基會2009年報告稱,全球1.77億發育不良的兒童中,中國占1300萬,僅次于印度。這些兒童絕大多數來自貧困農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授陳春明說,由于中國傳統膳食結構中鮮肉少,鐵的攝入量小,因此兩歲以下嬰幼兒普遍存在貧血問題,城市嬰幼兒貧血率為20%以上,貧困農村地區的比率更高。

      為此,聯合國兒基會與中國政府開展合作,為農村貧困地區嬰幼兒家庭發放微營養補充劑。全國共有550個貧困縣6至24個月嬰兒的家庭將獲得免費提供的營養包。調查顯示,在甘肅、陜西、四川等發放了營養包的地區,嬰幼兒貧血率下降了30%。

    相關文章

    幼兒期吃糖多的人更易得糖尿病高血壓

    隨著公眾對飲食健康的重視,“零糖”概念備受關注。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孕期及幼兒期減少糖分攝入可顯著降低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該研究通過分析20世紀50年代人群的健康數據發......

    研究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8億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論文稱,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總數已超8億,是1990年的4倍多。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開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內......

    幼年含糖飲食會導致今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風險

    根據一項對20世紀50年代英國糖配給的分析,兩歲前的含糖飲食與幾十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較高有關。相關論文10月31日發表于《科學》。兒童在6月齡后攝入的糖量可能對以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最大。而......

    中國與芬蘭簽署特殊食品監管和有機產品認證領域合作文件

    10月29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芬蘭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的共同見證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與芬蘭農業和林業部部長薩麗?埃薩雅簽署了兩國特殊食品監管合作安排和有機產品認證合作協議。根據上述合作文......

    2024國談第二日腫瘤藥、糖尿病藥密集登場“ADC神藥”再度沖刺醫保

    今日上午8點,隨著恒瑞醫藥(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信立泰(002294.SZ)等企業代表被點名開始進入會場,2024國談第二日正式開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昨日鏖戰8個小......

    1型糖尿病有望擺脫胰島素注射治療

    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

    59歲糖尿病防治專家李洪梅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洪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9月19日22:30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李洪梅教授......

    最新研究發現,二甲雙胍+胰島素,有助于糖尿病足潰瘍愈合

    這項研究強調了DFU滲出液成分的復雜性,胰島素和二甲雙胍聯合治療,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足潰瘍愈合,強調了在設計DFU治療方案時考慮這種協同作用的重要性,最終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足潰瘍和其他慢性傷口。美國......

    罹患糖尿病會加速大腦衰老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罹患糖尿病會加速大腦衰老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