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懷柔科學城又添一個國家級中心——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中國區域警報中心,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掛牌運行。未來,這個能監測預報太空中“風雨雷電”的中心,將面向全球發布太陽系以及東半球具有精......
近日,創新X系列首發衛星發布第二批科學與技術成果,包括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國際迄今最亮伽馬暴、國產量子磁力儀首次全球磁場勘測。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由中國科學院自主研制的迄今我國最大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94.shtm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題:能否挑起“追日”重任?看&ld......
彗星是太陽系中最冷的星體之一。對太陽風誘發彗星x射線的測量能夠預測太陽活動及“太空天氣”,這對人類更深入地認識太陽系具有重要意義。實驗上較難精確測量x射線產額與截面,且誤差較大,導致彗星的x射線輻射機......
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太陽活動周期不僅是太陽上黑子出現多少的周期性體現,更是太陽向周圍空間釋放能量、太陽爆發活動,以及太陽風暴發生的周期性展現。◎本報記者唐芳據悉,中國首顆綜合性太......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太陽活動的多波段觀測研究”團組在太陽耀斑觸發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進展,為光球剪切運動觸發耀斑以及磁內爆猜想提供了嶄新且有力的證據,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通訊》(TheAst......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要能量來源,控制著地球的氣候和水文系統,從而維持地球表生環境的生命活動和宜居性。重建過去的太陽活動歷史,對評估異常太陽活動的強度和頻率,預測其對宇航員、現代科技通訊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均有......
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在磁重聯的精細物理過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首次在太陽耀斑中發現具有扭纏結構磁島形成的快速磁重聯。相關研究成果......
2019年以來,太陽活動日益頻繁,到2025年更將迎來活動最高峰,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可能會頻繁發生。什么是太陽耀斑?什么是太陽黑子?會對地球產生哪些影響?人類應如何應對?《科技周刊》記者采訪了中國......
太陽耀斑廣州大學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大灣區分中心教授王鋒、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鄧林華和昆明理工大學教授馮松等人合作,開展了太陽耀斑預報與人工智能學習的交叉研究,利用深度學習方法,構建了更細粒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