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未來最理想的一種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以氫氣為燃料,能量轉化效率高,清潔零排放,是未來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然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目前仍然困難重重,其中一個關鍵難題是氫燃料電池電極的CO中毒問題。現階段,氫氣主要來源于甲醇和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的水蒸汽重整、水煤氣變換反應等,通常含有0.5%~2%的微量CO。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心臟”,燃料電池電極極易被CO雜質氣體毒化,從而致使電池性能降低和壽命縮短,嚴重限制了該類汽車的推廣。富氫氛圍CO優先氧化(PROX)是車載去除氫氣中微量CO的最理想方式。然而現有PROX催化劑工作溫度相對較高(室溫以上)且區間窄,無法在寒冷條件下為氫燃料電池頻繁冷啟動過程中提供有效保護。
針對該技術難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路軍嶺、韋世強、楊金龍等課題組密切合作,利用原子層沉積技術(ALD),首次設計出一種新型Fe1(OH)x-Pt單位點界面催化劑結構(圖1),并在低溫高效去除氫氣中微量CO制備高純氫氣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Atomically dispersed iron hydroxide anchored on Pt for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 in H2 為題,于1月31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上。
該工作中,路軍嶺課題組充分利用ALD技術中的表面自限制反應以及二茂鐵金屬源在貴金屬表面解離吸附和分子間空間位阻效應的特性,成功地在SiO2負載的Pt金屬納米顆粒表面上,原子級精準地構筑出單位點Fe1(OH)x物種,進而促成了豐富且具有超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Fe1(OH)x-Pt單位點界面催化活性中心的形成。在PROX反應中,研究人員利用該新型催化劑首次在~-75°C至110°C的超寬溫度區間,成功實現了100%選擇性地CO完全去除(圖2a,b),極大突破了現有PROX催化劑工作溫度相對較高且區間窄的兩大局限性,為氫燃料電池在寒冷條件下頻繁冷啟動和連續運行期間避免CO中毒,提供了一種全方位的有效保護手段,從而為未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掃清了一重大障礙。更難能可貴的是,該催化劑在模擬真實環境,即CO2和水汽都存在的情況下,仍可表現出極佳的穩定性(圖2c),且比質量催化活性(5.21 molCO h-1 gPt-1)是傳統Pt/Fe2O3催化劑的30倍(圖2d)。
韋世強課題組利用原位X射線吸收譜(XAFS)從實驗上探測到Fe1(OH)x物種在PROX反應氣氛中的結構是Fe1(OH)3,Fe原子與Pt納米顆粒表面Pt原子形成Fe-Pt的金屬鍵,而無明顯的Fe-Fe鍵,并且驚奇地發現該物種具有超高還原特性,在室溫就實現氫氣還原生成Fe1(OH)2,揭示了其高催化活性的內在原因。王兵課題組利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STM)研究了FeOx ALD在Pt單晶表面的生長行為,觀察到了亞納米尺寸FeOx物種的形成,從而直接證明了在Pt表面上形成單分散Fe物種的可能性。與此同時,近常壓X-射線光電子能譜(NAP-XPS)實驗也進一步證實PROX反應氣氛下,與Fe成鍵的氧物種是羥基物種。
楊金龍課題組理論計算確定了Fe1(OH)3在Pt表面上的空間構型,證實Pt顆粒表面上形成的Fe1(OH)x-Pt單位點界面是其催化活性中心,并揭示了其催化反應機理:吸附的CO首先進攻其中一個OH,形成COOH表面中間物種;此后,O2在該界面處以極低的勢壘活化;形成的原子O隨后進攻COOH,最終生成CO2。
眾所周知,金屬—氧化物界面在眾多催化反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工作為人們設計高活性金屬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
該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瑞典研究協會以及克努特和愛麗絲布·瓦倫堡基金會的支持。北京同步輻射、上海同步輻射、合肥國家同步輻射中心以及瑞典Max-lab等國家實驗室為該項研究提供了支持。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西北工業大學魏炳波院士團隊在中國空間站開展的高性能難熔合金研究近期成功取得了多項空間材料凝固制備科學新發現,獲取了難熔合金熔體的關鍵熱物理性質,有力推動......
關于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4〕14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關于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4〕14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動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在相關政策帶動下,我國設備更新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2%,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2個百分點。京東......
鋼研納克6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檢測能力包括航空航天所涉及的金屬等材料;公司部分分析儀器也可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檢測。關于鋼研納克: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營養親和力(Nutrientavidity)是驅動癌癥轉移的主要因素。為了滿足快速增殖的需求,腫瘤細胞重新編程其代謝狀態,以獲得更多的營養和加速分解代謝。幾十年來,營養饑餓一直被認為是對抗癌癥的關鍵治......
科技日報合肥5月10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0日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化工學院朱滿洲/康熙團隊在金屬團簇熒光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化學領域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科研團隊在使用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時,首次在一顆白矮星WD0816-310的表面觀察到金屬“疤痕”。這些疤痕是恒星在吞噬其周圍行星和小行星后留下的明顯標志。研究......
2023年6月,吳忠帥收到了一份來自《自然》(Nature)的審稿意見。打開郵件,其中一位審稿人的拒稿意見提的非常刁鉆,里面密密麻麻的問題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但是科研如同“登山”,他認為:“既然決定了研......
癌癥免疫療法提高了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實體瘤對免疫療法的反應相當有限。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閆軍副教授團隊聯合天津大學生命科學院康君副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用于實現腫瘤的聲動力/化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