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課題組在高熵合金催化劑的設計制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合金化效應設計、制備用于丙烷脫氫的高熵合金催化劑的方法,通過金屬助劑的逐步引入與合金化效應的平衡,構筑出表面富集孤立鉑位點的高熵合金催化劑。該催化劑對丙烷脫氫反應展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尤其具有超高的丙烯生成速率。相關成果以“Progressive fabrication of a Pt-based high-entropy-alloy catalyst toward highly efficient propane dehydrogenation”為題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雜志(Angew. Chem. Int. Ed. 2024,e202419093)。
高熵合金因其巨大的組成空間、獨特的結構以及優異的穩定性,展現出優于傳統單金屬或二元合金的催化性能,成為多相催化領域的熱點材料。盡管前人已報道了一些高熵合金催化劑的篩選/設計策略,傳統的試錯法仍占主導,限制了高效催化劑的探索。因此,亟需發展合理的設計策略,推動高熵合金的合成及催化應用。另一方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使得金屬助劑對鉑基丙烷脫氫催化劑的幾何電子結構具有不同的影響。進而對合金效應的深入理解可以為設計制備高效丙烷脫氫高熵合金催化劑提供理論依據。
研究人員通過對鉑基二元合金體系的深入研究發現銅、錫、金和鈀對鉑展現出稀釋、包覆、表面富集以及不均一效應。經金屬助劑的依次引入,逐步實現了對鉑物種的稀釋、孤立、表面富集以及高熵化穩定,最終制備得到表面富集孤立鉑位點的高熵合金催化劑。
圖1.基于合金化效應逐步設計與構筑高熵合金催化劑
催化研究表明,合金元素逐步引入帶來的結構變化對應地實現了丙烷脫氫催化選擇性、活性及穩定性的提升。所制備的高熵合金催化劑在550攝氏度常規測試條件下200小時內無明顯失活。此外,在354每小時的高空速條件下,所制備高熵合金催化劑在550及600攝氏度下均展現出超高的丙烯生成速率,優于已報道的鉑基多元合金催化劑。該工作對合金化效應的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實現了高熵合金催化劑的定向構筑,為高熵合金設計制備提供新思路,有望加速催化劑的開發與研究。
圖2.丙烷脫氫催化性能研究
該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科技部等的資助。曾杰教授、嚴涵特任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羅均為論文的第一作者。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9093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杰教授團隊通過構筑納米島結構催化劑,攻克了甲烷干重整反應中催化劑極易燒結失活的難題。相關研究成果3月10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材料》。超細金屬納米顆粒因其超高的原......
圖同步生長策略制備嵌入型酸性電解水催化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279019、22205038、22393911、22273011)等資助下,復旦大學張波、徐一飛、段賽、徐昕合作在電解水制......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DNL1905組)孫劍研究員與內蒙古大學劉健教授等合作,發表了調控二氧化碳(CO2)加氫產物選擇性的催化劑設計綜述性文章,系統總......
氫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穩定、低成本的氫能生產已成為能源科技發展的關鍵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周武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團隊合作,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Sh......
因為燃燒后僅生成水,氫氣曾被視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理想能源。然而,目前全球約96%的氫氣生產仍依賴化石燃料。每生產1噸這種“灰氫”,就伴隨著十余噸二氧化碳排放。氫氣的“清潔能源”標簽及其原本承載的碳中和......
氫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穩定、低成本的氫能生產已成為能源科技發展的關鍵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武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團隊合作,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論文,報道了一種......
圖(a)DNTs-Cu的畸變納米孿晶結構;(b)DNTs-Cu的析氫催化性能;(c)DNTs-Cu的催化穩定性;(d)DNTs-Cu與其他已報道Cu基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對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王輝與張欣課題組合作,依托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電子順磁共振測量技術,研發出新型碳包覆鐵酸鎳納米催化劑(NFN@C),并發現NFN@C在抗腫瘤治療方面......
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的合作團隊研發出一種可持續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活性會增強,能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為高價值產品。這一成果為設計下一代電催化劑提供了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在10日......
1月21日,記者從廈門大學了解到,該校能源學院卜令正副教授、鄭志鋒教授團隊在直接甲酸燃料電池催化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燃料電池作為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