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盧征天、博士夏添等,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實現了對極稀有同位素鈣-41的單原子靈敏檢測,將該同位素豐度的檢測極限壓低至10-17(十億億分之一)量級,并演示了對骨頭、巖石、海水等典型樣品的鈣-41同位素分析。該工作解決了地質、生物樣品中鈣-41同位素的探測難題,使得鈣-41有望作為示蹤定年同位素被應用于地球科學和考古學等領域。3月2日,相關研究成果以Atom-trap trace analysis of41Ca/Ca down to the 10-17level為題,在線發表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
自然界巖石和生物骨質普遍含有豐富的鈣元素,其同位素組成以穩定同位素鈣-40為主,同時包含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鈣-41。鈣-41的半衰期為10萬年,是碳-14半衰期的17倍,因此鈣-41可以覆蓋比碳-14更古老的定年范圍。地球上的鈣-41主要由地表淺層(幾米深度)內的鈣-40捕獲宇宙射線中子而產生,其同位素豐度僅為10-16 -10-15量級,低于常用質譜儀所達到的探測極限。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全球多家單位運用加速器質譜方法對鈣-41的探測難題進行持續攻關,但受限于質量相近的鉀-41的干擾,只能對自然界中豐度偏高(10-15)的樣品做測量,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本研究采用化學方法在巖石、骨頭、海水樣品中提取出約80毫克的金屬鈣,裝入原子爐加熱產生原子束流,再利用基于冷原子物理的冷卻、聚焦、減速、磁光阱等各種激光操控方法將鈣-41原子一個一個地從束流中俘獲。研究通過測量被俘原子放出的熒光實現對單個鈣-41原子的計數。本工作利用原子阱的超高選擇性排除了其他同位素、元素及分子的干擾,在10-16同位素豐度水平實現了定量分析,測量精度達12%,并將探測極限壓至10-17量級。進一步,科研人員計劃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共同探索鈣-41定年在地球科學與考古學領域的應用。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和安徽省的支持。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科研人員參與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團隊研究發現,氧化鎳負載的銥單原子催化劑在陽極水氧化反應中的活性與銥單原子的第二殼層銥-氧-鎳配位數呈火山型曲線關系,第二殼層配位數適中的單原子催化劑表現出最優異的活性。......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趙杰課題組,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中取得新進展,展現了異相單原子催化在有機合成中的潛力和前景,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工程師和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首次成功在陣列中可靠地定位單個原子,其接近100%的精度和可擴展性可用于制造量子計算機,使其達到幾乎為零的故障率,提高了建造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可能性。相......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工程師和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首次成功在陣列中可靠地定位單個原子,其接近100%的精度和可擴展性可用于制造量子計算機,使其達到幾乎為零的故障率,提高了建造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可能性。相......
近日,我所太陽能研究部太陽能制儲氫材料與催化研究組(DNL1621組)章福祥研究員團隊設計合成了一種單原子鉍修飾銅合金催化劑,用于電催化CO2還原,展現出優異的C-C偶聯功能,顯著提高了多碳(C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盧征天等人,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實現了對極稀有同位素鈣-41的單原子靈敏檢測,將該同位素豐度的檢測極限壓低至10-17(十億億分之一)量級,并演示了對骨頭、巖石、海水等典型樣品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盧征天、博士夏添等,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實現了對極稀有同位素鈣-41的單原子靈敏檢測,將該同位素豐度的檢測極限壓低至10-17(十億億分之一)量級,并演示了對骨頭、巖石、海水等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盧征天、博士夏添等,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實現了對極稀有同位素鈣-41的單原子靈敏檢測,將該同位素豐度的檢測極限壓低至10-17(十億億分之一)量級,并演示了對骨頭、巖石、海水等典......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團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夏川團隊合作,在二氧化碳(CO2)轉化制一氧化碳(CO)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工作......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副研究員楊冰團隊,與太原理工教授王俊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于麗娟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過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