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12-15 16:05 原文鏈接: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召開所長書記聯席會

      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廣州分院)召開系統單位所長書記聯席會議,貫徹落實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調研廣州分院講話精神。廣州分院領導班子成員、分院系統各單位所長、書記等20余人參加會議。

      今年11月28日至29日,侯建國院長在廣州分院系統單位開展調研。2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廣州簽署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在簽約活動前,雙方舉行了全面戰略合作領導小組會議。

      在聯席會議上,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陳廣浩作《搶占科技制高點,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題報告。報告傳達了侯建國院長調研廣州分院指示精神,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全面戰略合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并部署下階段工作。

      陳廣浩指出,廣州分院系統各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院黨組工作要求,把工作重心轉到搶占科技制高點上來,充分把握新一輪院省合作的良好契機,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中發揮中國科學院科技國家隊作用。

      針對下階段工作,陳廣浩提出,各單位要在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聚焦主責主業、搶占科技制高點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分院將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切實履行好院黨組賦予的各項職責使命。

      廣州分院副院長孫龍濤作《凝心聚力 搶占科技制高點》專題報告,報告闡述了搶占科技制高點的深刻內涵,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搶占科技制高點的戰略部署和具體舉措。各單位要凝練方向,加強謀劃,聚焦搶占科技制高點,在新時期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會人員圍繞搶占科技制高點、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學科方向布局等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


    相關文章

    向勞動者致敬!丨五一國際勞動節

    在“五一”這個禮贊勞動、致敬勞動者的節日里讓我們向每一位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締造美好未來的勞動者致以誠摯的祝福!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工作者們矢志不渝攻堅克難為我國的科技事業注入了持久的動力!以2023年中......

    丘成桐:基礎科學發展的成果不是立竿見影的

    基礎科學是創新的源泉,只有重視基礎科學的研究,才能永遠保持自主創新力,推動應用科學革命性發展。菲爾茲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丘成桐被《紐約時報》譽為“數學王國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大教授萬惠霖辭世,享年86歲

    據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催化成就獎獲得者,廈門大學教授萬惠霖先生于2024年4月28日......

    王志珍:女性不需要照顧,需同等條件下受到平等對待

    近日,2024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女性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激發她活力,創造新動能”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志珍在論壇發言中表示,近年來,全國......

    丘成桐:基礎科學發展不是立竿見影,需要一些時間

    4月27日,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丘成桐在2024中關村論壇舉辦期間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基礎科學的發展不是立竿見影,一般來講要5年到10年才看......

    《自然》:巧制正丁醛,新型多相催化體系立大功

    《中國科學報》4月25日從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山西煤化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曹直團隊與中科合成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多相催化劑上實現了丙烯氫甲酰化超高區域選擇性制取正丁醛。因正......

    科技部等8個部門:持續加強科技倫理宣傳教育

    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國防科工局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的通知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省、......

    一粒種子的“持久戰”

    1956年,中國科學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離開北京,踏上前往陜西的列車。火車開動后,有同行者驚訝地問一位戴眼鏡的瘦高個兒青年:“背包里怎么帶了這么多草根?”他回答說:“西北可能需要。”這些青年是為了響......

    中國天眼已發現超900顆新脈沖星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超900顆新脈沖星,其中FAST優先和重大項目之一的銀道面脈沖星巡天項目發現了650余顆脈沖星......

    我國科學家實現二維金屬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備

    4月3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一項關于二維金屬碲化物材料的重要進展。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在二維過渡金屬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備方向取得新進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