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課題組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icated target recognition by archaeal box C/D guide RNA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古菌中2'-O-甲基化修飾全局圖譜以及C/D RNA識別底物的新模式。
2'-O-甲基化修飾是RNA中頻率最高的修飾之一,可影響RNA的結構、功能和穩定性等。C/D RNA在古菌和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指導底物RNA特定位點的2'-O-甲基化修飾。經典的C/D RNA通過堿基配對結合互補的底物,并挑選距離D/D'序列上游第5個堿基位點進行修飾,這被稱為D+5規則。雖然已有關于古菌中C/D RNA的體外生化功能和結構的研究,但它們在體內的靶標和識別機制未有系統研究。
該研究系統測量了Sulfolobus islandicus古菌中rRNA、tRNA和高豐度sRNA上的2'-O-甲基化修飾,并鑒定了C/D RNA表達譜。該工作對指導修飾的C/D RNA進行了歸屬,對非經典的靶向規則進行了體外生化活性和遺傳突變實驗的驗證。研究發現,C/D RNA廣泛利用兩條反義序列識別rRNA上相鄰的位點,以該方式指導rRNA上79%的修飾。雙重靶向的位點通常包含一個弱結合位點。生化實驗證實雙重靶向可以加強對弱結合位點的修飾。研究進一步發現,古菌具有雙重特異性的向導序列,可同時指導兩個相連位點的修飾。雙重特異性向導在真核生物中存在,但只會屬于D'向導,而古菌中可以屬于D或D'向導。該研究首次發現了C/D RNA可以靶向單個非常規位點的修飾,包括D/D'序列上游第4、6和7個位點。該研究揭示了古菌中2'-O-甲基化修飾全局圖譜以及C/D RNA識別底物的新模式。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的支持。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RNA(核糖核酸)研究長期處于DNA(脫氧核糖核酸)研究的“陰影”之下。如今,科學家強烈要求大力推動RNA研究。RNA具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和功能。圖片來源:DARRYLLEJA據《科學》報道,5月30日......
以登革病毒、寨卡病毒、乙型腦炎病毒為代表的黃病毒(Flavivirus)由蚊蟲攜帶并傳播,每年導致數億人感染、數十萬人死亡,引起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蚊媒黃病毒的基因組均為單鏈正向RNA,其......
在對生命之謎的探索中,一種不參與編碼蛋白質的非編碼核糖核酸(RNA)走進了科學家的視野。令人驚訝的是,在全部RNA中,非編碼RNA的占比竟然達到了98%。它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質”,在幕后調控著各類......
RNA編輯技術通過改變RNA序列來“補償”有害的突變,使正常蛋白得以合成。RNA編輯也可增加有益蛋白的產生。與CRISPR基因組編輯不同,RNA編輯不會改變基因,也不會產生永久性的變化。圖片來源:視覺......
植物是復雜的生物系統。植物體內基因的表達受到多種水平的調控,如轉錄水平、轉錄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從而對基因表達進行精密高效的調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張勁松研究組篩選OsEI......
博德研究所張鋒團隊在PNAS 在線發表題為“HumanparaneoplasticantigenMa2(PNMA2)formsicosahedralcapsidsthatcanbeengin......
今年1月9日,我國繼美國、日本之后,正式批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侖卡奈單抗上市。這款藥曾被美國《科學》雜志列為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如何攻克阿爾茨海默病一直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據世界衛生組織......
日,《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研究開發出一款多功能植物小RNA分析工具——sRNAminer,可便于研究人員進行一站式小RNA分析及可視化。據介紹,植物小......
RNA干擾是指由雙鏈RNA誘導的基因沉默現象,在細胞發育和抗病毒免疫等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并被用作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治療的遺傳工具。RNA干擾現象可在秀麗隱桿線蟲全身及其后代中傳播,被稱為系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