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創新驅動發展(第3期)”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數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師生共7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席南華代表數學院向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并簡單介紹了中科院青年促進會的相關情況,最后希望論壇越辦越好,讓更多的年輕科學家成長起來。接著,他作了題為《理解數學》的報告,他指出,理解數學包括“怎樣掌握數學的思維方式”、“什么東西對于數學是基本的”、“什么樣的問題是好問題”三個方面。他說,基本的對象、典型的定理、優美的計算和證明對于數學來說都是基礎的,而那些指向更深更遠的問題就是好問題。他認為,當今數學還是幾何、代數、分析數學三足鼎立的時代。講座過程中,他還指出培養哲學思維有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數學,希望在場學子們認真學習哲學。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王立軍作了題為《激光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報告,他指出激光科學在基礎科學、國民經濟等諸多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已經成為學科滲透廣、應用領域寬、支撐作用大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他還重點介紹了以下全新應用領域:激光無線傳能技術、激光推進技術、激光輔助勘探技術、激光太空碎片清理技術和光電對抗中的半導體激光技術。
微電子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劉明作了題為《集成電路發展的現狀、挑戰與機遇》的報告,分別從集成電路發展現狀、圖形微縮挑戰/應對策略、功耗/性能挑戰/應對策略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和機遇方面進行介紹,最后她對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的特點進行了概括,并指出集成電路未來發展以應用為導向,呈多元化趨勢。
何梁何利基金會秘書長段瑞春作了題為《雙輪驅動,協同創新戰略思考》的報告,從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研判我國產學研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入手,具體分析了我國在新形勢下的科研投入、品牌建設、知識產權等領域面臨的挑戰,最后講述了技術轉移、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策略。
與會人員全程認真投入,并與院士學者展開了交流互動。
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是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組織的系列高端學術論壇。本次學術論壇由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主辦,數學院和半導體所共同承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國際應用系統分析學會2025年暑期青年科學家項目開放申請通知。通知原文:國際應用系統分析學會(IIASA)成立于1972年,是一所國際科研機構,主要通過系統分析和建模解決能源、......
美國東北大學植物與人類界面研究所所長翁經科。2024浦江創新論壇相關活動、MeetTR35Summit2024 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
2024年蘇州青年科學家擬發布人員名單的公示經自主申報、資格審查、專家評估,現將2024年蘇州青年科學家擬發布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自2024年9月19日起至2024年9月23日止,為期5天。公示......
2024年蘇州青年科學家擬發布人員名單的公示經自主申報、資格審查、專家評估,現將2024年蘇州青年科學家擬發布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自2024年9月19日起至2024年9月23日止,為期5天。公示......
澎湃新聞記者從李海增教授親友處獲悉,知名青年科學家、山東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海增教授,因突發心梗,于2024年8月29日在青島逝世,終年34歲。公開資料顯示,李海增,男,出生于19......
8月26日,2024年(第六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范峰滔等49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主任,竇賢康將支持青年科學家列為首要目標,并計劃擴大基礎研究投入。在接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之前,竇賢康曾任武漢大學校長。來源:GettyImages空間物理學家竇賢康成......
各有關高校:現將《北京高等學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和經費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請遵照執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2024年7月1日北京高等學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和經費管理......
幻覺和泛化是模型落地繞不開的話題。模型的幻覺帶來錯誤回答,使得人們在一些關鍵的認知上產生疑慮,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大模型落地。由于過分注重尺度定律,人力、算力等大量資源資源投入到尺度定律,導致基層研究人員......
近日,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頒獎典禮在西安隆重舉行。頒獎典禮上頒發了2023年度CSIG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青年科學家獎、石青云女科學家獎獲獎證書,并授予CSIG會士、CSIG博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