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創新驅動發展(第3期)”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數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師生共7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席南華代表數學院向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并簡單介紹了中科院青年促進會的相關情況,最后希望論壇越辦越好,讓更多的年輕科學家成長起來。接著,他作了題為《理解數學》的報告,他指出,理解數學包括“怎樣掌握數學的思維方式”、“什么東西對于數學是基本的”、“什么樣的問題是好問題”三個方面。他說,基本的對象、典型的定理、優美的計算和證明對于數學來說都是基礎的,而那些指向更深更遠的問題就是好問題。他認為,當今數學還是幾何、代數、分析數學三足鼎立的時代。講座過程中,他還指出培養哲學思維有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數學,希望在場學子們認真學習哲學。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王立軍作了題為《激光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報告,他指......閱讀全文
青年時期是科學家最具創新力的黃金時段。回顧世界重大科技創新歷程,許許多多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顛覆性革命性重大理論突破與科技發明,是一流科學家在青年時期做出的;翻閱諾貝爾獎得主的成長歷史,青年時期的原創性工作也正是他們成長為大師級科學家的重要標志。對一個學科和領域而言,能否聚集一批具有原創力的青年科
通 知關于申報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2020年項目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聚焦新時代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要求,在國際學科領域的前沿熱點領域和國民經濟建設重大科技領域,為青年科學家搭建學術平臺,助力青年科技后備人
各有關單位: 實施對發展中國家“科技伙伴計劃”是科技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點工作,圍繞促進人文交流,增進我與各國科技屆相互了解,鞏固科技創新合作基礎,我部在科技伙伴計劃框架下啟動實施了“亞非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計劃”(以下簡稱“來華工作計劃”)。“來華工作計劃
“2017年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征集通知 為促進我國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青年科學家之間的交流,構建中拉長期科技合作伙伴關系,科技部今年繼續面向科研院所、大學和企業公開征集“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項目。請各有關單位根據通知要求,結合本單位工作需求,積極組織申報。 一、項目概述 拉丁美
“國家發展了,科技才能做得好,科技做好了,才能更好地促進國家發展。”5月28日,在步入人民大會堂參加兩院院士大會開幕會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林惠民談到科學技術與國家發展間的關系時如是說。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被烙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40年前,“科學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生物技術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促進青年科學家交流,進一步推動生物領域技術預測工作,2013年12月18 日,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辦公室在京組織召開了“2013年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青年科學家座談暨生物領域技術預測研討會”。“十二五”863計劃生物
“我認為撤稿是科學進程的一部分。很多問題論文只能在發表后被發現,這時候必然會發生撤稿現象。” 11月3日,在由騰訊公司舉辦的第六屆“騰訊WE大會”前一天,2018年夏天從《自然》總編輯崗位上履新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的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ell)接受了多家媒體專訪。在訪問中
會議現場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原子分子光物理青年科學家論壇于11月16日至18日在武漢召開。來自國內數十家高校和研究所原子分子光物理(AMO)領域的60余位青年科學家參加了此次論壇。 青年科學家論壇旨在給國內青年科學家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青年人的創造力,本著“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的目的,探索青年人才培養機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勵青年人才創新創造,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于2018年6月22日組織召開了青年科學家座談會,中心劉敏主
38歲,對于許多中國女性來說,是一個忙于照顧上小學的孩子的年紀,是一個逐步承擔更多生活瑣事、為家庭而收斂的年紀。她們時而為額頭眼角冒出的皺紋而惆悵,時而為雙重的責任而迷茫。 可生活中還有一些“她們”,選擇以另一種方式贏得尊敬。這份尊敬無關年齡、無關性別,關乎人類生活、科學進步,甚至國家榮耀。
9月11日,2020年山東省青年科學家沙龍在山東省農科院正式啟動,并成功舉辦首期沙龍活動。來自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濟南大學、省農科院等多家單位的20余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圍繞“植物高光效實現方式及途徑探討”這一主題展開現場交流和討論,活動在線上全程直播。 山東省青年
日前,中國科學院推出的一項名為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以下簡稱前沿計劃),贏得科技界的普遍點贊。許多科研人員認為,前沿計劃是我國科研管理改革的創新性舉措,在我國科研管理和人才計劃改革中具有引領作用,對我國加強基礎前沿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具有示范意義。 中科院為何要推出前沿計劃?該計劃與以往
日前,中國科學院推出的一項名為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以下簡稱前沿計劃),贏得科技界的普遍點贊。許多科研人員認為,前沿計劃是我國科研管理改革的創新性舉措,在我國科研管理和人才計劃改革中具有引領作用,對我國加強基礎前沿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具有示范意義。 中科院為何要推出前沿計劃?該計劃與
3月3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等5部門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 《方案》新在哪里?帶給科研人哪些新思考?《中國科學報
8月22日,由京津冀三地科技管理部門聯合發起,燕山大學承辦的“第四屆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秦皇島順利召開。論壇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協辦。秦皇島市政府副市長楊鐵林出席論壇,京津冀三地主管自然科學基
參會人員七成是4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科技桂冠第16次“拋向”青年學者、高校學子與兩院院士面對面交流、天馬行空的“菠蘿科學獎”向好奇心致敬……近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在浙江溫州舉行,“硬核科技”與“好奇青年”碰撞出金石鏗鏘,也點亮了年輕學子的科學夢想。青年愛求索
7月28日,中國科大陳宇翱教授榮獲2016年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會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委員會(C15)青年科學家獎(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在兩年一度的國際原子物理大會ICAP上,評選委員會主席T·Azuma教授為陳宇翱頒發獎章,以獎勵他在量子信息與量子模擬領域的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趙竹青)中國科學院2017年度工作會議今天召開。記者從會議獲悉,中國科學院近期創新性地部署實施了“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首批將為380個項目提供連續5年的穩定支持。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發展規劃局局長汪克強介紹,這一計劃以“夯實基礎,探索未知,以人為本,創新引領”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通過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日前,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向全球公布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有7名青年科學家當選,分別為南開大學教授胡俊杰,中科院武漢數理所研究員唐淳,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邵峰、王曉晨、張宏、朱冰,他們將獲得HHMI為期5年的資助,獎金總額為65萬美元。
為進一步落實《中國科學院“創新2020”人才發展戰略》和研究所“十二五”人力資源規劃,切實加強對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的支持和培養,為有潛質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創新實踐平臺,著力培養青年人才的創新能力、領導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激勵優秀青年人才成長成才,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思想品德水平、善于把
5月3日,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王正洶教授榮膺第21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全國共20人,高校系統僅6人。面對榮譽,他表示:“興校強國是使命更是擔當,想要實現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理想,我還將繼續在追逐“人造太陽”的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上古傳說中,部族首領夸父為了給人類采擷
2017年度“中澳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7月17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啟動會。來自澳大利亞創新、工業與科學部和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科技處、中國駐悉尼總領館的代表參會,并為到訪的中國青年科學家介紹了澳大利亞科技體制、科技政策、澳大利亞與全球重點關注的17個經濟體的科技合作戰略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獲獎名單,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四位頂級科學家獲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Kam-Biu Luk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外事或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中韓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是在中韓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框架下實施的一項科技人文交流項目,旨在為兩國青年科學家提高科研能力和積累研究經驗提供機會和平臺,促進各自國家科技水
10 月 26 日,2019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發表題為《青年與科學精神》的主旨報告。 報告中,施一公從 3 個角度闡釋了科學精神的內涵,即:求真、獨立和合作、質疑。 他同時提到,所謂科學精神就是通過一言一行將科學精神輻射至大眾觀念,滋養大眾
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近日發布了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榜單,對推動科學發現前沿的全球25位杰出青年研究人員進行表彰。 世界經濟論壇青年科學家榜單僅頒給40歲以下、對推動科學前沿作出貢獻、助力改善人類健康、促進可持續發展、提升包容性水平、推動社會平等的青年優秀科學家們。 今年獲得表彰的25
2015年12月31日,由中科院國際合作局組織專家評審,并經2015年第16次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中國科學院2015年度青年科學家國際合作伙伴獎”揭曉。包括我所趙亮研究員在內的三位科學家及其合作者榮獲獎項。我所作為獲獎專家推薦單位獲中科院通報表揚。 趙亮研究員自2008年起開始與德國Joh
新年伊始,部分中科院的科研人員被“紅包”砸中了。中科院準備連續5年支持這些科研人員開展科學上的自由探索:不用寫冗長的項目書、計劃書并進行頻繁答辯,也不用過多擔心在5年后有人來驗收成果,他(她)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研究領域任意遨游。 這項支持緣自中科院在今年1月啟動的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此計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