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中國科技館“航天點亮夢想”未來科學節開啟“火星嘉年華”

        《航天里的“元宇宙”》科普講座。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2022年4月24日的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前夕,中國科技館23日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共同開展以“航天點亮夢想”為主題的“中國航天日”科普教育活動,中國科技館“未來科學節之火星嘉年華”也正式啟動面向公眾開放。

    向青少年代表贈送《國士無雙》廣播劇光盤。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孫自法 攝

    向青少年代表贈送《國士無雙》廣播劇光盤。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航天點亮夢想”主題“中國航天日”科普教育活動開幕式上,中國科技館2022年度“未來科學節之火星嘉年華”啟動并發布2022-2023年度“未來科學節”主題——“奇跡天宮”。中國空間站技術試驗總師朱樅鵬向青少年代表送上科學家寄語,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同學熱情擁抱科學,投身探索宇宙的偉大征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實驗室研究員王鵬飛以《航天里的“元宇宙”》為題作現場科普講座。

    “未來科學節之火星嘉年華”正式啟動。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孫自法 攝

    “未來科學節之火星嘉年華”正式啟動。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在活動現場,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成員、中國科學院文聯名譽主席郭曰方向青少年代表贈送《國士無雙》廣播劇光盤,并邀請他們加入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行列。中國科技館小小志愿者王一凡帶來“百館千場萬人”航天精神宣講,演講航天精神的力量。中國科技館還為航天科技志愿者代表頒發聘書,他們隨后在中國科技館航空航天展廳開展“走進展廳講科技”首場志愿服務活動。

      圍繞火星主題,中國科技館此次“未來科學節之火星嘉年華”活動包括“未來火星基地”“火星新手村”“火星競技場”“火星農場”四大版塊:

    “火星嘉年華”活動上的小小志愿者。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孫自法 攝

    “火星嘉年華”活動上的小小志愿者。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在“未來火星基地”,觀眾可看到按照1:2000比例尺繪制的太陽系最高山——位于火星的奧林匹斯山,按照1:30000比例展示的太陽系中最大峽谷——位于火星的水手峽谷。同時,該基地還展示“祝融號”“勇氣號”“索杰納”火星車1:1模型,以及青少年設計的未來火星車、科考裝置和地下城模型。

      在“火星新手村”,觀眾可以體驗“火星漫步”大型互動裝置,感受失重行走,穿著“企鵝服”了解體驗航天員的特殊裝備,觀看因米爾散射而產生的藍色火星日落。觀眾還可以動手制作創意航天服、搭建火星車、拼裝火箭模型。

      “火星競技場”則展開激烈的競賽,少年兒童觀眾可以操作智能火星車完成任務,還可以與家長一起借助中國科技館豐富的展品資源,搭配上充滿科幻色彩的故事情節,進行一場展廳探秘活動。

    “航天點亮夢想”主題“中國航天日”科普教育活動開幕式合影。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孫自法 攝

    “航天點亮夢想”主題“中國航天日”科普教育活動開幕式合影。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火星農場”位于展廳的玻璃房中,霧培和水培設備正在培育土豆,觀眾可以種下屬于自己的太空植物,后續還能通過云直播持續觀察生長情況。

      中國科技館介紹,“未來科學節”是該館2020年起推出的寬基礎、活模塊的開放式教育活動展示平臺,集內容開發、項目合作、成果集成、資源共享于一體。這次“火星嘉年華”活動計劃持續舉辦至2022年5月15日,為充分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中國科技館還將到多所學校、邀請學生進館開展主題活動,其科普教育資源也將免費與全國科技館、館校結合基地校共享。

      此次“中國航天日”的“航天點亮夢想”主題科普教育活動和“火星嘉年華”,緊密結合科技熱點,旨在充分發揮該館作為“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的作用,從激發青少年對于航天事業的興趣出發,引導青少年了解航天、走近航天。后續,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將持續開展推出。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龐曉東致辭表示,作為中國唯一國家級綜合性科普基礎設施,中國科技館在秉持“體驗科學、啟迪創新”理念的同時,始終聚焦于啟發和保護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中國科技館在總結30余年來科普活動理念的基礎上推出“未來科學節”品牌活動,通過年度主題計劃,結合每年的重大科學成果、科學發現、科學事件和社會熱點,激發青少年對于科學探索的興趣,引導他們熱愛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新,以科普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完)


    相關文章

    航天“妙算”為產品“研用”插上“數智化翅膀”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發團隊積極響應國家對先進的國防工業能力建設要求,深入挖掘專業需求痛點,結合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等,打造了服務于“產品研發智能化、智能化產品研發”的“妙算”平臺,幫助航天設計師迅速在材......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9A工位——我國首個智慧發射場

    夏日的余暉灑向晉西北高原靜謐的山谷,暈染了墨色的山巒。從山腰向下望,一座高聳的發射架矗立在山坳,足有幾十層樓房高,直插云天。這就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9A工位——我國首個智慧發射場。2022年3月29日,......

    齊心奮進新時代科技放飛夢想——科技館里的思政課

    7月22日晚間,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英雄航天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400余名北京市中小學生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齊聚中國科技館,共同參加由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

    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

    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

    中國登月火箭2027年具備首飛條件新飛船是“兩居室”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月面科學載荷方案的公告》指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經啟動實施,計劃先期開展無人登月飛行,并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傾盡熱血獻航天甘為人梯育桃李

    傾盡熱血獻航天甘為人梯育桃李——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陸元九光明日報記者張蕾光明日報通訊員孫國慧胡藍月“殫精強國,一縷英魂存海宇;竭慮宇航,滿腔熱血貫云天”“傾盡熱血獻......

    傾盡熱血獻航天甘為人梯育桃李

    傾盡熱血獻航天甘為人梯育桃李——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陸元九光明日報記者張蕾光明日報通訊員孫國慧胡藍月“殫精強國,一縷英魂存海宇;竭慮宇航,滿腔熱血貫云天”“傾盡熱血獻......

    回國花了3個月,在“可以發射”鑒定書簽下名字

    屠守鍔(1917.12.5—2012.12.15),浙江湖州人,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4......

    中國科技館2023年度“小小志愿者”招募啟動

    6月6日,記者從中國科技館獲悉,2023年中國科技館“小小志愿者”公開招募正式啟動,旨在讓更多的青少年走進科技館,培養其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

    我國載人飛船黑障區跟蹤測量取得重大突破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預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圖飛船返回地球時,會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溫度劇增,導致氣體分子與飛船表面被燒蝕的材料均發生電離。這些不斷產生的電離氣體包裹在飛船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