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2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發展態勢良好,海洋服務業呈現較快發展,新興海洋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海洋勞動生產率增長穩定。
中國海洋發展指數(ODI)是對一定時期中國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量化評價。201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為115.5,比2012年增長5.5,2010-2013年年均增速為4.9%。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廣順介紹,中國海洋發展指數以2010年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社會民生、資源支撐、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和管理保障六方面,共35項指標。
經濟發展方面,中國海洋經濟進入調結構、增質量的關鍵時期,海洋經濟增長速度雖有所趨緩,但海洋經濟產業結構更趨合理,質量提升。201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經濟發展子指數為115.3。
海洋經濟在沿海地區社會民生改善方面貢獻突出。201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社會民生子指數為122.1,明顯高于總指數。
此外,中國海洋資源開發在傳統的海洋空間資源、漁業資源和礦產資源等領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海洋生物資源、海水資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正處在快速成長期。201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資源支撐子指數為126.0,2010-2013年子指數年均增速為8.0%。
報告顯示,雖然環境生態子指數比2012年有所增長,但仍然低于海洋發展總指數,僅為106.7。
該報告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以及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三方聯合發布。
7月31日陸續公布的各項7月份經濟數據吸睛。上半年,我國經濟總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在減稅降費、能源供給、交通運輸等方面表現不俗。下面具體來看一下。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9279億元上半年,全......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春在團隊聯合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楊崧研究了太平洋經向模態(PMM)的位相非對稱性及其對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的影響。相關研究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訊》......
今天(7月27日),我國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裝備——“海脈”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我國在高端海洋油氣勘探技術上邁出關鍵一步,對加大海洋油氣勘探力度、進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氣勘探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地時間25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0%,較4月預測值高出0.2個百分點。IMF預計,2023年和2024年全球經濟都將增長......
7月25日,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中國海油海洋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濱海新區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再上新臺階。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凡在中國近海演變規律的整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7月18日,相關綜述性文章以《氣候變暖下的中國近海》(TheseasaroundChinainawarmingclimate)為......
近日,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多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領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甘波瀾等組成的科研團隊在中緯度多尺度海-氣相......
中國近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下,中國近海正在發生著多方面變化。該綜述文章首次在國際上從跨學科角度整合了近年來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海洋生物、海洋生態等領域取得的......
2023年時間已經過半,近期,各部門陸續公布上半年的經濟數據,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怎么看?未來怎么干?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民航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發布了上半年行業運行數據。這些部門的年中......
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日本政府不顧多國及該地區漁業團體的強烈反對,堅持今年夏天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對此,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刊文稱,脆弱的海洋不應成為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的傾倒場。作者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