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時間已經過半,近期,各部門陸續公布上半年的經濟數據,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怎么看?未來怎么干?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民航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發布了上半年行業運行數據。這些部門的年中成績單里分別有哪些亮點?反映出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哪些趨勢?對于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下半年該如何發力?
中國人民銀行11日發布的上半年金融數據顯示,6月信貸投放明顯回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汽車工業多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繼續延續快速增長勢頭。
7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我國造船業最新數據,上半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均居世界第一,新接訂單量的國際市場份額超過了70%,實現了我國造船業國際市場新接訂單量的新紀錄。
基建方面,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76萬個。特別是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為歷史同期最多。
交通物流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民航業持續復蘇向好。當前行業運輸生產規模已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物流方面,12日,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郵政快遞行業呈現出行業規模穩步擴增、中西部地區發展提速和城市發展更為均衡等特點。
上半年,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正在加速向中高端邁進,而在經濟循環方面,像民航客運量和快遞物流這樣的“流動指數”持續復蘇向好。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怎么看?這兩天相關部門發布的這些數據,反映出我國上半年經濟運行的哪些趨勢?來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的解讀↓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整體呈現恢復態勢,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就業、物價總體穩定,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一是消費對經濟恢復發展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今年以來,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始終運行在景氣臨界點以上,6月份達到了53.8%。熱點消費加快增長。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明顯。餐飲、旅游等接觸性、聚集性的服務消費明顯改善。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二是固定資產投資量增質優。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其中制造業、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6%和7.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尤其突出,達到了12.8%,特別是“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能源、水利、交通等關系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三是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制造業提質增效成效明顯,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子機械器材等裝備制造在基礎和關鍵領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發展的預期持續向好。高水平對外開放扎實推進,通過推動產業開放創新,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影響力明顯提升,通過推動制度型對外開放,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正在加快營造。
今年,我國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對于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下半年該如何發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一是要繼續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下半年隨著市場信心和預期持續回暖,市場融資需求會有所修復,因此,信貸投放要發力,更好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有效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二是高端制造業要繼續加快發展。高端裝備產業是穩經濟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正加快向中高端制造業邁進。下半年,要繼續從需求側和供給側雙向發力,持續鞏固和擴大以新能源汽車、船舶制造業等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發展優勢,推動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三是要繼續促進服務業穩定發展。產業融合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重要途徑,要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推動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實現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互促共進。
2023年時間已經過半,近期,各部門陸續公布上半年的經濟數據,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怎么看?未來怎么干?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民航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發布了上半年行業運行數據。這些部門的年中......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7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全球發展議程面臨挑戰。為凝聚合作共識、推進共同發展......
6月26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評選出目前最有潛力、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的十大技術。這十大新興技術包括:柔性電池、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持續航空燃料、工程噬菌體、改善心理健康的元......
第一部分:信號的解讀對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外企高管密集來華,以及外資投入的大幅度增加,首先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穩定,對中國市場環境成熟和法規政策完善的堅定信心。在全球經濟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選擇......
循環型生物經濟可以極大地控制快速增長的塑料行業的氣候、污染和資源消耗影響。根據目前的政策,到2100年,全球塑料產量可能會增加兩倍。今天,塑料部門對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近5%負責。通過為循環的、以生物為......
3月6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去年經濟增速3%,美國經濟增速2.1%,但從經濟增量來看,美國的增量要比中國增量大,中美經濟總量差距在擴大,請問如何看待這樣一個變化?對此,國家發展改......
記者從20日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一)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
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終于在2023年春節假期打響第一槍!3.08億人出游,成都上海廣州最熱門旅游目的地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數據稱,春節七天假期(1月21日至27日),國內旅游出游約3.08億人次,同......
2023年,會更好嗎?對于很多人來說,2022年,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無論是瞬息萬變的環境與形勢,還是工作和家庭的跌宕起伏,都讓人感到沉痛,以致于渴望急速翻篇。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當2023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