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7-20 09:40 原文鏈接: 中國高鐵成網世界第一技術全面自主

      全國27個高鐵客運站網上訂餐試點日前推行。乘坐高鐵的人們可以選擇十幾家飯店的數十個菜品。從清一色的盒飯變為各地特色美食,看起來只是“火車餐桌”的小變化,折射的卻是中國高鐵提升服務品質的不懈追求。

      近年來,中國高鐵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步伐,“四縱四橫”高鐵網基本成形,技術成就贏得國際聲譽,服務品質不斷攀升。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見證時代發展的名片。

      高鐵成網,世界第一

      一個個數據,印證著中國高鐵的不斷前行: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總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中國高鐵與其他鐵路共同構成的快速客運網已達4萬公里以上。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表示,隨著近年來鄭徐、滬昆、寶蘭等多條高鐵的開通,我國高鐵“四縱四橫”主骨架已基本形成。

      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高鐵早已連片成網。上海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暑運,隨著寶蘭高鐵開通,長三角地區最大的亮點是從杭州、上海、徐州首次開行至蘭州高速動車組列車。預計暑運期間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1.16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多發送旅客982.5萬人次,增幅9.2%,日均發送旅客187.1萬人次。

      在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高鐵也實現了互聯互通。地處黃土高原的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是甘肅最貧困的縣之一,過去這里最好的道路是一條二級公路。隨著寶蘭高鐵的開通,通渭告別了不通火車的歷史,通過高鐵與北京、廣州、杭州、長沙、武漢等大城市連在一起。

      “今后在家門口就能坐高鐵去廣州了!”55歲的通渭人王亞東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和女兒在廣州工作,每年他和愛人都去廣州過年,但以前坐火車需要半夜趕到定西火車站,然后再坐36個小時。而乘坐高鐵,時間一下縮短到11個小時。

      來自中鐵總的統計顯示,2016年,國家鐵路發送旅客27.7億人次,其中全國動車組發送人數達到14.43億人次。而在動車組旅客發送量中,高鐵發送人數為11.8億人次,高鐵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

      同濟大學教授孫章表示,高速鐵路覆蓋范圍擴大、成網運營,極大縮短了各區域間和城鄉間的時空距離,顯著改善了大眾的出行環境。特別是在西部交通欠發達地區,高鐵開通運營,大大縮短了與東、中部地區的時空距離,方便了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

      高鐵技術,全面自主

      目前,中國鐵路投入運營的動車組已有2600余組,居世界首位,安全運行里程超過50.5億公里。

      安全運行,來源于可靠的技術保障。中鐵總總工程師何華武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鐵總認真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總公司在鐵路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牽頭組織相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了產學研用結合的鐵路技術創新體系,實現了中國高鐵技術的飛躍,我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高鐵已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典范。

      去年7月15日,兩列自主研制的中國標準動車組“金鳳凰”和“海豚藍”在鄭(州)徐(州)線上“親密相會”,分別以420公里的速度交會而行,眨眼之間,乘客一秒飛過117米。這是世界最高速的動車組交會試驗,中國標準動車組經受住了“大考”。

      中鐵總科技管理部主任周黎表示,此次試驗進一步驗證了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技術性能,特別是首次實現了動車組牽引、制動、網絡控制系統的全面自主化,表明中國具備設計制造滿足世界各國不同需求動車組的能力。

      國家勘察設計大師、鐵四院副院長王玉澤告訴記者,中國建設了一大批適應各種特殊氣候環境、復雜地質條件和不同運輸需求的高速鐵路,技術實力得到充分驗證。以鐵四院設計建設的鄭徐高鐵為例,這是國內首條全線采用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的高鐵項目,有力地展示了中國高鐵的整體實力。

      “鄭徐高鐵全線鋪設了127192塊CRTSIII型軌道板,這種軌道結構整體平穩,安全性更高,耐久性完好,給乘客帶來更高的舒適度,整個軌道的綜合指標在全國鐵路中位居首位。”王玉澤說。

      今年6月26日,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正式亮相,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復興號’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何華武表示,中國標準動車組完成了整車60萬公里運用考核,歐洲一般只有40萬公里,其性能指標實現較大提升,設計壽命由現在的20年提高到30年。

      “‘復興號’將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主力車型。”何華武說,經過多年成網運行,中國高速動車組早已“久經沙場”,既無懼大漠風沙,也適應高寒高熱。“復興號”可以經受零下40℃到40℃的環境考驗,也能根據各地自然、經濟特征做適應性調整。

      高鐵服務,不斷提升

      未來,中國高鐵還將繼續書寫輝煌。

      根據2016年7月新調整后發布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中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屆時中國將建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現代高速鐵路網。

      伴隨高鐵網絡的延伸,高鐵服務品質也在不斷提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間,鐵路部門開行了夜間高鐵動臥列車,實現了夕發朝至,有效提升了長距離高鐵旅行的舒適度。按照“零距離換乘”理念,打造現代化客運樞紐和旅客中轉換乘中心,滿足了旅客便捷換乘、舒適候車的需求。

      “互聯網+”的時代,“智慧鐵路”正越來越受到旅客的歡迎。以前,百姓買票得徹夜排隊,新一代鐵路客票系統的研發使用讓人們“動動指尖”即可購票。如今,“指尖”功能進一步拓展。7月17日,在深圳開往桂林北站的G2904次列車上,去桂林出差的乘客劉誠殷收到了他在網上預訂的蓋飯套餐。

      “以前要等候叫賣的推餐車,或者穿越重重人群去遠處的車廂,餓太久。這個網絡訂餐一上車坐上座位就能送到開吃,很方便,分量也足。”劉誠殷說。

      廣州動車組餐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薇說,高鐵網絡訂餐是鐵路部門供給側改革的措施之一,目的在于提升服務水平,滿足廣大旅客的多元化需求,讓他們在行進中不僅享受美景更享受美食,收獲美好的乘車體驗。開放列車餐飲市場,讓社會品牌參與其中,將使餐車飲食結構不斷豐富,餐車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不僅有網上訂餐,近年來,鐵路不斷推出創新服務產品,像自主驗證取票、智能驗票進站、機器人問詢、APP資訊查詢、服務預約、站車WiFi等,都極大改善了旅客出行體驗。

      廣東財經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教授張偉強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新服務”將會走進人們的生活,高鐵也將會越來越智能化。


    相關文章

    助力開放科學,我國應如何做?

    “當前,我國開放科學的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其對科研規范及科研體系的沖擊、對全球科研規則的重構以及對科研評價的深刻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胡海巖指出。近日,由中國科學......

    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密切提升地方企業綜合實力

    為加強粵港知識產權交流和合作,提升兩地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綜合實力,近日,“2023粵港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發展(惠州)研討會”在廣東省惠州市舉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香港知......

    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競爭力,助力知識產權強國發展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包括專利、品牌和內容等在內的知識產權無形資產占全球商業價值的90%,占全球上市公司的54%,達到74萬億美元。以知識產權這把尺子來......

    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專利檢索分析大賽收官

    9月15日,第二屆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專利檢索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決賽在南京舉行。記者獲悉,大賽的最終得分由專家評分、觀眾評分和復賽成績三部分組成。經過綜合評分,大賽共評選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12......

    我國已基本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

    日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印發。9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方案》解決建設覆蓋更廣、效能更高、服務更好、體驗更優的知識產......

    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懷柔科學城分中心成立

    9月2日,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懷柔科學城分中心正式揭牌。完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鏈條,推動快速審查、確權、維權等服務精準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發明專利數量激增,有效量達456.8萬件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在18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56.8萬件,同比增長16.9%,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

    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

    國務院新聞辦7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情況。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上半年,主要知識產權指標運行平穩,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知識產權在支撐國家創......

    《禁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規定》修改完善

    知識產權和反壟斷制度在保護公平競爭和促進創新發展上具有目的一致性,但知識產權應當在依法、合理的范圍內行使,一旦超出合理的界限,將對市場公平競爭和創新帶來損害。記者日前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該局新......

    關于《禁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規定》的解讀

    為貫徹落實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稱新《反壟斷法》),加強和改進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執法工作,有效預防和制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市場監管總局對《關于禁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