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來自法國、芬蘭、南非和英國等國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測量了β緩發質子核鑭-120的激發態結構。此次測量,標志著質子滴線原子核的質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形狀演化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學快報B》上。
據研究團隊介紹,當位于中重質量區的原子核靠近N=Z線時,質子—中子相互作用會增強,并對激發態的結構產生重要影響。這一理論預言一直備受關注,而此次鑭-120激發態結構的成功測量正是對該理論預言的重要檢驗。
鑭-120是一種稀有的β緩發質子核,于1984年被首次發現。由于熔合蒸發反應生成鑭-120的截面極小,反應產物十分復雜,因此分離及鑒別鑭-120極其困難。在過去的40年中,實驗物理學家一直未能成功測量到鑭-120的激發態。
研究團隊利用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重離子加速器上的質量分析譜儀和伽馬探測器陣列,結合多種時間空間關聯測量技術,首次在實驗上建立了鑭-120的激發態能級結構,發現鑭-120的奇偶能級劈裂符合系統性,但是它的電磁躍遷比顯著不同。結合理論模型,研究團隊發現鑭-120展現出一種稀有的三軸形變,并且質子—中子相互作用在描述質子滴線奇奇核的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記者7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來自法國、芬蘭、南非和英國等國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測量了β緩發質子核鑭-120的激發態結構。此次測量,標志著質子滴線原子核的質子中子相互作用和......
記者7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來自法國、芬蘭、南非和英國等國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測量了β緩發質子核鑭-120的激發態結構。此次測量,標志著質子滴線原子核的質子中子相互作用和......
分子熒光分析法是一種基于物質吸收光能后發射特定波長的熒光光譜來對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以下是對其基本原理的介紹:1.**激發過程**:當物質受到一定波長的光照射時,基態分子中的電子會吸收光子能......
近日,大連化物所大連光源科學研究室袁開軍研究員、楊學明院士團隊與南京大學謝代前教授合作,首次測量了水分子光解中的氫氣產物通道,發現這些氫氣產物全部處于振動激發態。該光化學反應為星際空間存在的振動激發態......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韓克利研究員團隊在激發態質子轉移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近日,該團隊受邀在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上發表了題......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韓克利研究員團隊在激發態質子轉移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近日,該團隊受邀在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激發態質子轉移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近日,該團隊受邀在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
激光是20世紀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已經在軍事國防、工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的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領域涉及能源、信息、生物醫學等一系列戰略新興產業。隨著科技的進步,激光技術也不斷發展,其中微......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辦的第十八屆固體激發態動力學國際會議(1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ynam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