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范德堡大學醫學院、中山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在東亞人群中展開大規模的遺傳研究鑒別出了與大腸癌風險相關的6個新基因位點。相關論文發表在5月18日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華人科學家鄭葦(Wei Zheng)教授,其現任范德堡大學Ingram癌癥研究中心教授、分子流行病研究室主任,亦為美國NCI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癌癥研究協會等多個協會會員。其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流行病與分子流行病學,是美國NIH“杰出學者”(Merit Award)獲得者,是全美腫瘤流行病學界獲得此榮譽的2名學者之一,具有極高的學術威望。
大腸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發病率尤其高。遺傳學在散發性和家族性(遺傳性)形式的大腸癌中起重要作用
。然而,當前只有6%的大腸癌病例可以通過罕見的遺傳變異來進行解釋,這些變異已知導致了大腸癌高風險(正如在家族性形式的大腸癌中所見到的)。
以往關于大腸癌遺傳基礎的研究已經確定了一些變異,然而大多數的研究都是在歐洲或高加索人群中完成。鄭葦教授認為,基于種群之間存在著遺傳結構的差異,在非歐洲種群中開展研究或許能夠找到一些新的遺傳風險因子。為此,鄭葦及同事們于2009年在幾個亞洲國家建立了“亞洲大腸癌協會”(Asia Colorectal Cancer Consortium)。該協會包括了中國、韓國和日本的群體。
在這篇文章中,采用一種稱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的方法研究人員在東亞人群展開了相關研究。從來自14,963個大腸癌病例和31,945名對照的遺傳數據中,研究人員確定了6個與大腸癌相關的新基因位點,它們分別位于10q22.3、10q25.2、11q12.2、12p13.31、17p13.3和19q13.2。
其中的兩個位點定位在已確定在大腸癌發生中起作用的兩個基因TCF7L2和TGFB1位置上。其他4個位點或是位于ZMIZ1(參與轉錄調控)、 FEN1(參與維持基因組)、FADS1和FADS2(參與脂肪酸代謝)、CD9(參與癌細胞運動與轉移),以及NXN(參與細胞生長和分化)基因中,或是靠近這些基因。
研究人員還找到了一些暗示性的證據表明,還有另外3個接近全基因組顯著水平的大腸癌風險相關位點定位在8q24.11、10q21.1和10q24.2。此外,他們重復鑒別出了22個以往報道的與大腸癌相關的位點。
新研究提供了有關大腸癌遺傳基礎的一些新認識,揭示出了一些相關的新生物信號通路。對于大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有可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稱,一項研究發現,野生雌性斑鬣狗(Crocutacrocuta)的社會地位反映在其整個基因組的DN......
神經變性疾病早期階段的特征是離散腦細胞群中蛋白質的積累以及這些腦細胞的退化,對于大多數疾病而言,這種選擇性的易感性模式是無法解釋的,但其對于病理性機制或許能提供重要的見解。阿爾茲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癡......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斯瑞(HK.1548)、凱賽生物(688065.SH)、華熙生物(688363.SH)、華恒生物(688639.SH)、川寧生物(301301.SZ)等本文核心數據:ZFNs技術;......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脫氧核糖核酸(DNA)決定了生物體的全部表型。但問題來了,在相同環境中成長的同卵雙胞胎,身高、膚色、性格、健康狀況等并非完全相同,這是為什么?為了揭開表觀遺傳的“神秘面紗”,科......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遠古祖先的基因變化可以部分解釋為什么人類不像猴子那樣有尾巴。這項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
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學基礎。靈長類動物尾部表型的系統發育樹(Ma表示百萬年前)。圖片......
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學基礎。靈長類動物尾部表型的系統發育樹(Ma表示百萬年前)。圖片......
意大利科學家在一項小鼠研究中展示了無需永久性基因組編輯,也可對一個控制膽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長效抑制。這一靶向表觀遺傳沉默(不用直接改變DNA序列就可改變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續近1年,令循環膽固醇......
2月27日,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營收為16.6億美元,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營收(1)下降6.4......
某些與高血壓相關的基因從生命早期就會影響血壓,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表明,高血壓發生在所有年齡組,并且與遺傳因素有關。“我們發現遺傳因素從兒童時期的頭幾年到你的一生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