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進程過半,為了確保整改工作落實到位,各地紛紛從健全機制入手,確保流程規范高效。同時,各地也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創新做法,舉一反三,力求解決難點問題,形成長效機制。
健全機制保落實
“即交即辦,讓每一件問題的整改都不過夜。”四川省聚焦信訪件辦理全過程,規范完善接、轉、督、辦、核5個環節,把責任落實到單位、到人頭,明確辦理時限、要求和辦結標準。四川省還對有關重點案件實行案件督辦單、專案督辦單、現場督辦單“三單督辦”制度,做到事事責任到人、督辦工作留痕。
健全的機制是整改工作的基本保障,在推進邊督邊改過程中,各地都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了一套實用高效的工作機制,確保整改順利落實到位。
浙江省實行領導包案制度,對重要案件由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包案,包案領導親自參與案件調查,親自到現場解決問題,親自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立各地黨委政府負責調查辦理、自治區有關部門審核把關、自治區省級領導干部分片督辦指導的上下聯動、邊督邊改的工作機制,由省級黨政領導干部分片對全區11個重點地、州、市信訪問題進行督辦。同時派出3個信訪督辦組,督促進度,實地核實,防止弄虛作假。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建立了環境信訪舉報件督辦工作機制,采取突出重點、分片督察,現場督辦、限期整改,立查立改、推動辦理的方法,確保實現“案結事了”。
西藏自治區持續強化問責問效,對各地市報送材料被中央環保督察組反復退回或同一區域多次退回的,對案件整改工作弄虛作假的,對邊督邊改工作中存在查處不及時、督改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甚至亂作為等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青海省實行省級領導分片督辦制, 8位省級領導對全省8個市(州)移交、轉辦問題進行分片督辦,建立地區加部門 “一把手”負責制。要求各市(州)安排專人24小時負責接收轉辦信訪件,按督察組要求5天辦結。對辦理情況實行聯簽制度,即問題整改主體責任人簽字;市(州)監管核查責任人簽字;市(州)黨政主要負責人簽字;中央環保督察組在青期間綜合聯絡組總聯絡人逐級核簽。信訪接待組對各單位信訪舉報問題辦理情況的抽查核實率總和不低于交辦事項總量的10%。
青海省海東市各督辦組切實加大下沉督察力度,采取“現場督辦+夜會研判+突襲檢查”模式,對海東全市工業企業、礦山、砂石廠、磚瓦廠等開展專項督察、專項整治。在樂都區,要求“一條溝一個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礦點一個整改方案”,加大對采石廠、采砂場、磚廠等非煤礦山問題的整改。
山東省濰坊市則嚴格把關,堅決杜絕將交辦件隨意定性為“不屬實”。成立3個固定工作組和若干臨時工作組,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件中“不屬實”問題逐一進行實地核查核實。對相關責任單位提交的信訪調查材料逐一核實,對審核過程中發現尚有疑點或調查不夠深入的,要求責任單位進一步調查,直至問題查清、證據完備、處理到位。
創新做法巧著力
8月23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嶺下鎮石頭井子村,來自嶺下鎮11個村的40名基層干部和群眾代表齊坐一堂,聆聽一場特殊的環保宣講,主講人竟是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
“省委書記親自進行環保宣講,讓我對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嶺下鎮黨委書記高遠說。“親自督辦一個重點案件,作一次基層環保宣講”,這些都是巴音朝魯在邊督邊改過程中對吉林省級領導同志提出的要求。
中央環保督察開展以來,各地紛紛在邊督邊改過程中開拓思路,創新做法,呈現出許多亮點。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案件督辦組成員馬小寒來到西河流域一家砂石場,工作開始前,他拿出一張巴掌大小的卡片仔細研讀。這張卡片是中央環保督察案件督辦工作明白卡,列出了案件督辦工作需要重點掌握的六大核心內容和工作要求,四川省的所有督辦人員人手一張。“有了這張明白卡,開展督辦工作更有針對性。”馬小寒高興地告訴記者。
山東省濱州市利用網絡平臺專門開發了督辦APP軟件,3分鐘內實現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事項辦理情況的錄入呈送,市級領導同志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APP查看與批示,實現了時時查詢調度、處處督促指導,辦理效率大幅提升。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集中開展領導干部環保專題大接訪活動,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保突出問題實行領導包案,在“案結事了、息訴息訪”上下功夫。
海南省萬寧市則整改與扶持并舉,對于禮紀鎮田新居委會新村三隊村民養殖污染案件,一方面要求農戶及時清理糞污,減少影響,另一方面安排村民將養殖欄舍進行搬遷,由市畜牧局對籌建新欄舍給予適當扶持。
舉一反三求長效
“網格長巡查中反映福祿巷15號院存在垃圾問題,環保部門接到信息立刻派出執法人員協調處理。”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福祿巷南社區黨支部書記馮軍芳介紹說,此時,15號院內干凈整潔,與整改前照片上的臟亂差截然不同。
在邊督邊改過程中,西寧市城中區在全市率先實施“區—鎮(辦)—社區(村)—街巷(樓院)”四級網格、四級管理、四級履責的環境保護監管模式,網格長反映的問題會得到及時的回應。同時,城中區已全面摸清網格內基本環境情況,建立健全網格內污染源基礎數據,實現了環保一線執法與網格環境監管的有效銜接。
中央環保督察有效喚起了各級、各部門的環保擔責意識,幾個被督察省份都以邊督邊改為契機,結合實際自我加壓,力求對整改問題舉一反三。同時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嚴防反彈。
借中央環保督察的有利契機,吉林省建立嚴查快處破壞生態環境違紀違法問題長效機制。吉林省紀委印發《關于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部署要求嚴查快處破壞生態環境違紀違法問題的通知》,組織全省紀檢監察系統進一步強化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建立問題線索移送機制,認真受理涉及黨員干部破壞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線索,嚴肅查處破壞生態環境違紀違法問題和失職瀆職行為。
吉林省四平市建立市級領導早晨巡檢機制,每天早晨所有市級領導對城區環境輪流巡檢,發現問題現場辦公,研究部署整改措施,跟蹤落實整改成效。落實領導包保責任,全面實施部門包保社區工作機制和三級路長工作機制。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接到重要信訪件,反映杭州伊尊實業有限公司碳黑加工廠存在無環評手續、粉塵污染嚴重、雨天污水直排居民飲用水水源、就地焚燒裝過碳黑的編織袋等環境問題。接件后,富陽區委、區政府迅速作出反應,對類似企業進行全面排查,采取“連夜排查取證+天亮強制拆除”的模式,共拆除鐵紅粉、炭黑加工點40家。
海南省五指山市成立由副市長牽頭的綜合執法工作隊伍,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精干力量,對全市以往的環保信訪問題進行全面自查,明確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時限要求等,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各地還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著力推動解決一系列老大難環境問題。
吉林省松原市組織市公安、水利、環保、公用、交通等部門聯合執法,全部取締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二級保護區與保護水源無關的建筑,沿江31家采砂廠目前全部取締,依法強制拆除了采砂設備,并封閉了所有沙土運輸路口。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下決心采用市場化保潔方式解決城區臟亂差這一老大難問題,在年財政僅有1億多元的情況下,投資800余萬元引進企業市場化管理,城區環境大為改觀。
距離2020年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2019年這一年中,發生了哪些值得銘記的環保大事件?讓我們一起“再回首”。圖片來源于網絡土壤污染防治法掀開2019年日歷的第一頁,這一天里,我國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截至7月25日晚20:00,第二輪首批8個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9146件,受理有效舉報7508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業轉辦6459......
傳達學習紀檢監察機關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情況通報,審議并原則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紀律規定》《2019-2020年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咨詢機構改革方案》以及“綠盾2......
28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介紹,從2019年開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將適當拓展督察范圍,視情將有關部門和中央有關企......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2019年啟動央企或被納入28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介紹,從2019年開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
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湖南省集中反饋意見時指出,“湘潭市環境問題突出,但黨委政府研究不多、部署不力,2013年至2016年,市委常委會研究議題累計數百個,只涉及兩個環保議題”等問題。經過一年多的整改和......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五個督察組于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陸續對山西、遼寧、吉林、安徽、山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陜西等10個省份實施督察進駐。截至1......
中國環境報記者張林霞南昌報道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日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動員部署會暨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會,省委書記劉奇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紀檢監察機關“出鏡”頻率頗高,對環保問題背后的失職失責問題開展問責。紀檢監察機關對有關部門在環保方面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能倒逼責任部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擔負......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在違法圍填海問題整改中,一面編造假文件謊稱違法項目已停止建設,一面頂風作案,加快推進違法項目建設;山東省濰坊市為快速完成河道治污工程整改任務,主要依賴投放藥劑“突擊式”治污;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