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期網間“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消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2月13日告訴記者,僅為二十五萬分之一的概率是極低的。但他預計,未來50年內,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是百分之一。
類似科幻電影中的“天地大沖撞”危險已不是杞人憂天。目前全球天文學家總共發現幾十萬顆小行星,其中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有近千顆。
王思潮舉例說,1908年6月30日,一顆直徑僅30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通古斯地區八千米上空爆炸,其爆炸威力相當于200顆原子彈,一舉摧毀2000多平方公里森林。2009年10月,一顆小行星偷襲印尼上空,其直徑10米左右,幸好它在15千米高空爆炸,未砸向地面,其爆炸威力相當于兩、三顆原子彈。
“大于140米直徑的近地小行星估計有兩萬顆。估計平均5000年會有一顆這樣‘重量級’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也就是未來50年內,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是百分之一。它可能產生海嘯,造成全球經濟半癱瘓或癱瘓”,王思潮說。
王思潮同時認為公眾不必恐慌:世界有諸多搜尋近地天體的地面望遠鏡,主要分布于美國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夏威夷島。澳大利亞賽丁泉天文臺、中國紫金山天文臺和北京天文臺、俄羅斯天文臺早就投入到搜尋“太空殺手”任務中。
“航天部門可選擇一兩顆小型小行星,在碰撞地球之前,用火箭或宇宙飛船進行改變小行星軌道的演習,為今后實戰爭取寶貴經驗。我們要努力在‘事故’發生前,預測出與地球相撞的大中型小行星,并用火箭或飛船運載爆炸裝置在小行星附近引爆,以改變其速度和方向,從而打勝地球太空保衛戰”,王思潮說。
天文學家在一顆直徑約70厘米的小行星撞擊北部西伯利亞上空大氣層的數小時前發現了它。這顆小行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無害且壯觀的燃燒殆盡。12月3日,北京時間下午5點27分,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上午9點27分,歐......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佳欣)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團隊確認,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并導致恐龍滅絕的巨大小行星還有“幫兇”:在同一時期,另一顆較小的太空巖石撞擊了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域,形成了一個巨大......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深空探測已成為當今科研的前沿領域。行星遙感測繪技術在深空探測重大任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幫助人類了解行星的形貌和物質組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行星遙感團隊,開......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約4.66億年前,當地球與一顆小行星擦肩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撕碎了小行星,產生的碎片可能在地球赤道之上形成了一個類似土星環的光環。這個環或許存在了數千萬年,并......
一個閃爍的綠色火球在云層后面出現,緊隨其后是一條橙色的尾巴,幾秒鐘后就消失了。9月5日,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段拍攝于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的視頻。當天,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在菲律賓以東的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并......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
環繞橙矮星運行的寒冷氣態巨行星,質量約為太陽系木星的6倍(藝術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24日報道稱,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觀測......
5月10日,我國首臺專門用于行星際閃爍觀測的射電望遠鏡、“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IPS望遠鏡)通過工藝測試,標志著該望......
英國參與的國際天文學研究團隊在年輕的類太陽恒星周圍發現了水蒸氣,這可能是行星形成的證據。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志上。該新發現得益于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觀測數據,使天文學......
圍繞太陽系外行星運行的系外衛星(藝術圖)。圖片來源:美國太空新聞網圍繞系外行星運行的衛星或是太陽系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圖片來源:《新科學家》網站夜晚,星光閃爍,月亮散發出柔和的銀白色光芒。仰望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