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科學院關于新時期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指導意見》
近日,中科院聯合科技部印發了《中國科學院關于新時期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作為中科院“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的一部分,該《指導意見》是中科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切實提高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和引領作用的重要舉措,其中不少提法均為第一次出現。
日前,《中國科學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負責《指導意見》編制工作的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相關人士,對《指導意見》內容進行了解讀。
問:中科院此次編制《指導意見》的原則是什么?
答: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包括成果轉化法在內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及文件以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中科院非常重視這項工作,院領導親自部署,將自主權下放給研究所,從而激發創新活力;并且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院機關為下屬各研究所擔起一些擔子。
此次我們聯合科技部印發的《指導意見》,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堅持“放管服”相結合,以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簡化院機關層面工作流程,賦予院屬單位更大自主權,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
與其他文件不同的是,“放管服”結合是貫穿《指導意見》全文的中心思想。比如第三條中提到,將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這“三權”全部下放給研究所。同時,也寬容失敗,只要符合規定,不追究相關人員的領導責任。
要注意的是,“放管服”不是僅僅簡單地“放”,管理和服務在文件中也做了明確規定,比如離崗創業人員的管理辦法等。
問:此次印發的《指導意見》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資產管理、人員管理、考核機制、條件保障6章,共22條。這些條文中的亮點主要有哪些?
答:《指導意見》主要結合中科院特色,在研究所反應強烈、迫切需要解決的若干問題上給出了清晰的界定。
例如,第七條提到對橫向課題和縱向課題進行分類管理。中科院是央屬事業單位,以前來自企業的研發經費沒有明確的規定,審計時經常按照縱向經費的標準來管理,其中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實施分類管理后,橫向經費按照合同約定來使用,研究所的自主權加強了,更能放開手腳。
第十四條中,中科院第一次對“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的核算方法進行了清晰界定。科研工作與工廠生產商品不同,它的特點是投入多樣化,最后的產出也是多樣化的,而且不同學科領域差異很大,有的很快能取得成果,有的卻需要幾代人的積累,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因此,《指導意見》允許研究所根據成果特點自主做出核算方法的規定,甚至可以采取不計算前期研發投入的方法進行核算。既要求研究所保護好國有資產,又給予其更大的自主權。
再如第二十條中提到,院屬單位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可以執行當地黨委、政府出臺的科技創新政策。也就是哪個政策有利于推進成果轉移轉化,研究所就可以執行哪個政策。
問: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對從事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人員有沒有一些支持政策?
答:國外非常重視成轉化人才,如美國斯坦福大學轉移轉化中心一個員工的工資可能是教授的2倍,但在我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成果轉移轉化人員卻通常是“非主流”。其實從事轉移轉化工作不但需要懂科學,還要精通法律、商務,對人才要求非常高。因此在第十條中,中科院明確表示鼓勵院屬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設置轉移轉化崗位,培養高端復合型專業化人才隊伍。這也意味著,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完全可以將成果轉化人員的工資設置的比一般研究員高。
此外,在第十二條中提到,允許科技人員在適當條件下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并在兼職中取得合理報酬。這一條的突破也比較大,其實很多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是開展成果轉化工作的正常需要,在不影響科研工作的同時,取得相應勞動報酬,應當被允許。當然,我們對領導干部的兼職仍然執行中央的有關規定。
問:請介紹一下《指導意見》的編制過程。
答:整個編制工作大約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前期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人事局、發展規劃局、科技促進發展局等從各自分管業務角度,對研究所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了大規模的調研。我們還與科技部、財政部、人事部等國家部委相關部門多次溝通討論,最后根據科技部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
比如,很多研究所反映,科研人員在擔任正職之前因成果轉化依法獲取的股權,在被提拔到正職崗位后要退出。我們認為這不夠人性化。我們到相關部委進行了咨詢,明確了“紅線”的范圍,做出了第十五條的規定,也就是領導干部在擔任正職前因科技成果轉化依法取得的股權,在擔任正職領導期間可以繼續持有,但限制交易。
總之,我們希望《指導意見》不但“好用”,還要讓研究所“會用”,著重解決研究所在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執行相關政策時的可操作性問題。“率先行動”要求中科院大膽創新、先行先試,中科院與科技部聯合印發《指導意見》,也是希望能夠更好地為國立科研機構轉移轉化工作做出示范,不斷探索新的經驗。
日前,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暫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包括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給、激發科技成果轉化動力等4方面22條措施。青海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若干措......
關于開展2024年江西省重大科技成果熟化與工程化研究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贛科發成字〔2023〕89號各設區市科技局、贛江新區創發局,南昌高新區管委會,省屬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省屬重點企業,省直有關單位:......
如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認為離不開“頂天立地”這個關鍵詞。所謂“頂天”,就是要在科技關鍵環節取得原始創新成果;所謂“立地”,則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科技到產業的轉移與承接,提高科技成......
8月4日,2023未來科學城技術成果推介大會暨首屆項目路演資本對接會召開。大會發布了《2023北京未來科學城技術創新成果集》,包括低碳環保、清潔能源、智能電網、核能核電、綠色冶金、大飛機、新材料等重點......
LipidALL脂代謝會議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稅光厚研究員發起,至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八屆。豐富的會議主題與優質的會議內容數年來吸引了超過數萬名各地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極大推進了脂質/代......
不久前,一場別開生面的拍賣會在銀川敲響“第一槌”。在寧夏首次科技成果競拍會和科技成果評價沙龍上,來自寧夏農科院的22項優質農業科技成果亮相。經過激烈角逐競拍,18項科技成果與企業成功“牽手”,成交價總......
建機制提質量。銅陵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企事業單位技術需求征集與評比機制,提升需求凝練質量。2023年上半年制定出臺《銅陵市企事業技術需求征集工作指引(試行)》《銅陵市企事業技術需求評比管理辦法(試行)》,......
中國江蘇網訊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省科技廳圍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其中,為切實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轉移和產業化水平,積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省科技廳4月起啟動“......
光明日報武漢6月15日電北京時間6月14日,武漢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的《液態金屬用于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合成》,武漢大學教授何光存為通訊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調節寄主植物抗蟲性》,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國田團......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