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最大的問題在于:本世紀以來,每一輪都有候選人直接金錢給有投票權的院士。……而且現有院士都知道誰是行賄之后當選的院士……很多學部的現有院士有一些不僅是送過錢,而且其他院士明確知道他/她送過。”
6月9日,網絡上流傳一封落款為“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王勇”的致信函回應“饒議科學”公眾號,呼吁“饒議科學”提供其提到的院士增選工作中行賄受賄的相關證據或線索。
王勇在致信函中表示:“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誠請貴公眾號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文中提到的院士增選中的行賄受賄問題,向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監察組提供有關證據或線索。我們將按規定啟動調查,堅決一查到底。問題一經查實,無論涉及何人,必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就此,《中國科學報》記者聯系到王勇本人,其證實上述致信函真實存在。他告訴記者,落款日期當天,他將此函發消息給“饒議科學”公眾號,表達歡迎監督、希望提供相關證據或線索,但至今尚未收到回復。
《中國科學報》記者嘗試聯系“饒議科學”,希望了解該事件進展。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饒議科學”公眾號或上述文章作者的進一步回應。目前,《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已在該平臺不可見。
《中國科學報》注意到,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在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均發文嚴肅院士增選工作紀律。
中國科學院發布《關于嚴肅2023年院士增選工作紀律的通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被推薦人行為守則》,明確要求廣大院士“不得以任何形式說情打招呼,不得要求其他人為某候選人投票;不接受請托說情和各種名目的送禮,不參加可能影響院士增選公正性的會議和活動等”;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工程院關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明確要求廣大院士要“自覺抵制各種干擾評選、搞公關、拉選票行為,并負有檢舉責任”,對違反規定私下接觸候選人,發生不當交往、利益交換的,“視情節給予停止一定期限提名權和選舉權直至撤銷院士稱號的處理”。
最近,網絡上流傳了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美國女院士通過網絡救助了一個我們國家普通搬運工的孩子。這個重慶搬運工的孩子得了腦瘤,得知美國一位女院士能夠治療孩子的腦瘤,便寫信向這位女院士求助......
11月4日,清華大學官微發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摩擦學專家、原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溫詩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月31日,2023上海傳染病論壇暨2023年上海醫學論壇平行論壇上,吳凡為袁國勇頒發名譽院長聘書。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授袁國勇,獲聘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上......
近日,海南省科技廳經公開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行政決策等程序,公示2024年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項目擬立項項目11個,安排經費1698萬元。詳情如下: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海南省院士創新......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更新領導班子,顯示曾益新已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個人簡介:曾益新,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
9月22日,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儀式在主樓620會議室舉行。自2019年12月起,秦裕琨院士向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累計捐贈人民幣150萬元。同時設立“秦裕琨基金”,用于支持能源學院發展建設。校黨委......
科研難做,難在發論文和申基金。兩者相比,基金或許更難上一籌。每年到國自然基金評選階段,那真是千萬大軍擠獨木橋,有人歡喜有人憂。近幾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國自然基金越來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紅書上吐槽,現在......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影響因子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的題為“CombinationAnti-CTLA-4......
2023年9月13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宣布授予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羅杰·雷維爾獎章(RogerRevelleMedal)。AGU是世界最大的地球與空間科學的非營利性科學組織,......
9月2日,“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活動并作“科學與中國”20周年總結與展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李曉紅,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