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測試,電池模塊能量轉化效率未見任何衰減
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華民課題組自主研發的2kW全釩液流儲能電池耐久性示范評價系統,自2007年7月6日開始示范運行以來,截至2009年7月5日已無故障連續運行2年,累計運行時間超過17500小時,實現充/放電循環4500次以上。經測試,電池模塊的能量轉化效率未見任何衰減。結果表明,該課題組開發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具有優異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為其工程化和產業化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該系統仍在繼續運行。
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通過正、負極電解質溶液中的活性釩離子的價態變化,實現電能的存儲與釋放。相比其他儲能技術,具有輸出功率和儲能容量可獨立設計,便于滿足不同應用需要;循環壽命長;可深度放電;能量轉化效率高;安全環保;維護費用低等優勢,具有較強的技術競爭力,已成為儲能技術領域的首選技術之一。
液流儲能電池系統作為高效的儲能裝置有著廣闊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包括用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解決其發電不連續不穩定的特性;用于電力系統,調節用戶端負載平衡,保證智能電網穩定運行;用于電動汽車充電站,避免電動車大電流充電對電網造成沖擊;用于高耗能企業,谷電峰用,降低生產成本;以及用于電信的通訊基站、國家重要部門的備用電站等。因此,液流儲能電池技術的開發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經過9年的技術積累,大連化物所在液流儲能電池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示范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如,2006年和2008年分別開發出國內首臺10kW和100kW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分別通過了遼寧省科技廳的成果鑒定。2008年8月同西藏太陽能研究示范中心合作,在西藏進行“太陽能光伏發電—液流儲能電池儲電”聯合供電系統的應用示范。現已完成液流儲能電池的設計和組裝,運抵拉薩,正在與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進行聯調。
據介紹,目前液流儲能電池以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得到廣泛關注,正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然而,要實現實用化和產業化還有許多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有待突破,課題組將銳意進取、協力攻關,成為我國液流儲能電池技術領域的領軍者,積極推動液流儲能電池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進程,為實現國家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落實節能減排重大國策作出貢獻。
財聯社11月16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龍江、吉林調研。在吉林,李強走進長春金賽藥業、長光衛星公司,詳細了解企業創新發展情況,勉勵他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才......
LipidALL脂代謝會議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稅光厚研究員發起,至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八屆。豐富的會議主題與優質的會議內容數年來吸引了超過數萬名各地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極大推進了脂質/代......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DNA究竟攜帶著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釋復雜的生命活動現象?5月26日,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從理論到實驗,再到臨床......
一次藝術家的碰撞會擦出什么火花?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正如意大利現代藝術家洛倫佐·欽尼奇(LorenzoChinnici)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中心(以下簡稱李......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的2023“代謝組學與生命健康:機遇和挑戰”研討會于2023年5月18-20日在大連召開。代謝組學是對分子量小于1500的內源性代謝物研究的科學,在生命健康、醫藥研發......
4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中國科學院4集體、7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祝賀以上獲獎集體和個人!......
2023年4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楊正金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題為“三嗪框架聚合物膜內近無摩擦的離子傳導(Near-frictionlessiontran......
4月24日,“科學與中國”走進大灣區暨深圳第十一屆院士專家巡講系列活動在南方科技大學開幕,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高鴻鈞通過視頻向活動致辭,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曦出席開幕式并致辭,26位兩院院士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