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與菏澤市政府的全面科技合作,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菏澤轉移轉化和產業化,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和支撐,在雙方良好合作的基礎上,11月24日,沈陽分院和菏澤市人民政府舉行“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菏澤中心”簽約揭牌儀式。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與菏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段伯漢分別代表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并共同為菏澤中心揭牌。山東省科學院副院長劉孟德及菏澤科技局等市直部門、各縣區科技系統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共計100余人參加了活動。
自2014年11月15日沈陽分院和菏澤市政府簽訂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在沈陽分院與菏澤市政府的領導下,山東中心和菏澤市科技局積極推動菏澤中心建設,菏澤市為中心落實了專職人員與合作經費;科技局積極組織企業家到中科院駐沈與駐京多家研究所調研對接;沈陽分院與山東省科技廳在菏澤舉辦了中科院-山東省醫藥技術論壇;中科院化學所、中科院院士韓布興在堯舜牡丹公司設立院士工作站;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道中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或企業組建了中科(菏澤)清潔能源研究院,面向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開展技術開發、應用開發和成果轉化;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與菏澤晨農健康產業集團就“大蒜蒜氨酶的分子改造與新型大蒜素制劑研發”為代表的一批合作項目在菏澤落實,為菏澤中心的成立及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礎。
在隨后進行的科技成果發布對接會上,來自中科院沈陽計算所公司、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5家單位的代表發布了數控技術、智能裝備、機器人技術、電動汽車、合金材料等先進制造相關的科技成果,并與參會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的對接和交流。
“過去從高校獲得技術專利許可至少需一年,如今從雙方啟動協商到協議簽訂只需半個月,沒想到還是‘零門檻’。”北京高新技術企業維泰凱信新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毅說。近日,維泰凱信新技術有限公司以“零成本”從......
目前,北京市推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已有落地案例——首都師范大學的發明專利“階梯加熱紅外熱波技術測量厚度的方法”通過先使用后付費方式許可給海淀區中小微企業北京維泰凱信新技術有限公司使用,為......
【創新路上好政策】創業投資高、轉化成果不計入績效考核、創業失敗還有可能承擔政策風險,這些擔憂,讓高校科研人員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質量科創企業總是有點“興致索然”。如何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缺乏內生......
記者從9月29日召開的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配套政策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解決中小微企業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堵點,本次先行先試改革出臺了《關于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開展高等院校、......
“‘先使用后付費’試點政策,解決了高校和企業成果轉化‘死亡谷’的問題。”在9月29日召開的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配套政策新聞通氣會上,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陳柏強感慨道。多年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9月23日,首期“青苗計劃”暨青年科學家科技成果路演在北京舉辦,孵化自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院所的8家科技初創企業代表,面向線上線下參會的30多家創投機構進行了項目路演活動。本次活動由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在9月3日首鋼園服貿會成果發布現場,神州信息連續發布六項前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助力金融數字化,服務實體經濟。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已成為金融......
“我們也想做成果轉化,技術和團隊都是現成的,但沒有錢啊!”某大學教授的這句肺腑之言說出了很多科研人員的心聲。近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在其成立后國家科技成......
29日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顯示,2020年,3500多家高校院所的合同項數超過46萬項,合同總金額12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當年到賬金額為800多億......
6月8日,浙江省科技廳召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何杏仁主持會議并講話,廳領導孟小軍、葉翠萍,廳機關有關處室、廳屬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