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后,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當晚第一時間啟動災害應急響應預案,開展了震前歷史數據查詢和災后數據編程獲取等一系列的災害應急監測響應工作。
9日上午,遙感所完成了法國SPOT-6衛星、美國LANDSAT-8衛星四川九寨溝震區歷史數據產品生產處理。中午12時,在該所官網共享發布了首批震區震前衛星數據。
9日上午8時,該所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開始應急接收準備,至下午1時完成高分四號、高分二號衛星九寨溝震區衛星數據接收,數據接收成功率100%。同時,研究所積極與國內外衛星機構聯系,提交緊急數據編程申請,使科研人員能夠及時獲得國內衛星數據,盡快開展災害評估工作。
9日上午10時,遙感所科研人員集結完畢,開展災害應急監測工作。利用2017年1月15日高分一號衛星2米分辨率多光譜融合遙感影像,和2017年8月9日高分二號衛星4米分辨率多光譜/1米分辨率全色遙感影像,科研人員評估發現,漳扎鎮建筑物未見明顯坍塌損毀;漳扎鎮周邊及景區滑坡多發,監測區內發現了多處滑坡及潛在滑坡體。
聯合國衛星中心15日在其官網發布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熙團隊利用夜光遙感評估土敘地震的報告,并在歐盟委員會與聯合國共同運營的全球災害和警報協調系統同時發布了該報告。李熙16日受訪時介......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聯合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圖數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與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共同申請,成功獲得遙感數據融合大賽(DataFusionContest,DFC)......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1.shtm中新網長春10月27日電(記者郭佳)在實現衛星批量化生產后,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
9月27日,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該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建設,是我國遙感科學與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是國家創新體......
今年,《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的應急測定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法》(HJ1223-2021)、《水質揮發性有機物的應急測定便攜式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J1227-2021)兩項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便......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有效應對火災、爆炸、泄漏等引發的特別重大、重大(以下簡稱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空氣污染,準確掌握事發地周邊及附近敏感點空氣污染狀況,確......
關于印發《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空氣應急監測工作規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有效應對火災、爆炸、泄漏等引發的特別重大、重大(以下簡稱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
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分布、確定優先保護區、維持重要的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需要進行大尺度生物多樣性觀測。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相關團隊,基于常用的遙感影像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全局生物多樣性方法......
如何評估低碳經濟的規模與質量?近日,西南財經大學能源經濟與環境政策研究團隊給出了他們的創新性的方法。該團隊陳建東教授、高明博士生等人在《自然》旗下人文社科領域期刊《人文與社會科學通訊》(Humanit......
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4月21日晚發布消息說,該院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當天成功接收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數據,均處理正常。中科院空天院介紹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