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2-17 09:59 原文鏈接: 中科院成功研制激光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

      花粉和熒光小球樣品的紅藍立體圖像(可佩戴紅藍眼鏡觀看)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日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瞬態室)超分辨成像團隊研制成功雙光子激發激光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首次把基于雙目視覺的立體顯微方法和高分辨率雙光子激發激光掃描熒光顯微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對三維熒光樣品的高速立體成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16年12月刊的PLOS ONE 雜志上,并被授權國家發明ZL(ZL號ZL201210384895.4)。

      當代生命科學研究對光學顯微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更高的空間分辨率、更大的成像深度、更快的成像速度。特別是對于生物活體顯微成像來說,生物組織對光的散射使得噪聲大大增強,嚴重影響了空間分辨率和成像深度。為了提高成像深度,雙光子激發激光掃描熒光顯微技術自20世紀90年代提出后被廣泛應用于神經成像等領域,但是其逐點掃描的成像方式嚴重制約了成像速度。因為高分辨率光學顯微鏡的景深很小,要對樣品完成三維成像,通常需要數十層乃至上百層的二維圖像進行疊加重建得到,圖像采集和處理一般需要數分鐘甚至數十分鐘,要快速實時地獲取和顯示三維圖像非常困難。

      瞬態室超分辨成像團隊在研究員姚保利和葉彤的帶領下,以雙目視覺原理和貝塞爾光束產生擴展焦場為基礎,提出了由四個振鏡組成的激光束立體掃描裝置,實現了對貝塞爾光束的橫向位置和傾角共三個維度的控制,突破了只有兩個自由度的傳統激光掃描不能實時切換視角的限制。通過對四振鏡立體掃描裝置的優化設計和控制,實現了對貝塞爾光束的三自由度快速掃描,可在毫秒量級進行雙視角切換,從而解決了激光掃描立體顯微成像系統中雙光路同時成像的技術難題,首次實現了基于雙視角實時激光掃描的立體顯微成像和顯示系統。該系統可對樣品進行立體動態成像和實時雙目立體觀測,其三維成像速度比傳統的逐點掃描方式提高了一到兩個數量級。該雙光子立體顯微系統為活體生物的三維實時成像和顯示提供了一種新的觀測工具。

      “它可以讓我們像觀看立體電影一樣實時地觀測動態的三維微觀世界,無需光切片,無需耗時的三維圖像重構。”楊延龍如此總結這套系統的特點,他負責設計和完成了其中的立體掃描和成像顯示的關鍵部分。“雙目視覺成像是非常高效的三維信息獲取方式,但是現有的體視顯微鏡,空間分辨率和景深互相制約,我們利用三自由度掃描的貝塞爾光束進行非線性熒光激發突破了這種限制。”

      這項研究先后在中科院“百人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從基本原理驗證、關鍵技術突破,到原理樣機完成,經歷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集成的各個環節。目前,課題組正在與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生物醫學應用的合作研究,期望盡快將該項技術應用于生物活體三維快速成像和顯示領域。

    相關文章

    專家最新研究揭示母子互動交流時實時神經同步規律

    都說母子連心,如今,這句俗語有了科學證明。記者2日獲悉,上海的專家們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母親和孩子互動時腦間同步動態變化的規律,并探究了這種同步與雙方關系、角色變化的關系。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神經......

    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研制十年路

    今年2月上旬,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開展在軌驗證實驗任務并取得成功。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飛行過程中,使用雙光子顯微鏡獲取航天員皮膚表皮及真皮淺層的三維圖像。在南京腦觀象臺......

    1274.97萬北京一醫院中心實驗室采購掃描電鏡、PCR儀等64項

    近日,北京積水潭醫院新龍澤院區開辦費中心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發布,預算金額1274.97萬元人民幣,共采購64項儀器設備,包括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倒置熒光顯微鏡、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基因擴增儀PCR儀......

    鄭煒團隊提出梯度光場編碼的雙光子快速三維成像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團隊提出一種基于激發光梯度編碼的快速三維成像技術,可使雙光子體成像速度比傳統技術提升5至10倍。雙光子顯微鏡具有亞微米級的成像分辨率和毫米級的成像深度,被廣......

    利用雙光子活體成像的方式對角膜干細胞進行觀察記錄

    復層扁平上皮又被稱為復層鱗狀上皮(Stratifiedsquamousepithelia),通常存在于皮膚、食道以及口腔等部位的表面,會經歷不斷的再生過程,在此過程中終末分化的細胞從表面脫落并由具有干......

    鄭煒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中取得系列進展。第一項研究工作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費鵬團隊合作完成,開發出基于多幀重構提高雙光子成像軸向分辨率的方法。與傳統......

    雙光子顯微鏡活體單細胞成像揭示生物鐘發育過程

    3月14日,PLOSBiology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斑馬魚生物鐘的活體單細胞成像》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

    雙光子顯微鏡展示學習涉及大腦的不同區域

    為了探索大腦中學習和記憶的建立方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使用了激光輔助成像工具來監測和測量AMPAR分子的水平,從而有助于在老鼠大腦中的神經元之間發送信息。他們的實驗增加了證據,即基于運動......

    一文讓你了解實時熒光定量pcr

    實時熒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是一種在DNA擴增反應中,以熒光化學物質測每次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循環后產物總量的方法。通過內參或者外參法對待測樣品中的特定D......

    香港中文大學開發了一種新穎的成像方法

    神經元的活動通常在10毫秒的時間范圍內完成,這使得常規顯微鏡很難直接觀察到這些現象。這種新的壓縮感測雙光子顯微鏡技術可用于生物神經分布的3D成像或同時監視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研究人員通過使用(a)傳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