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多的籌備,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簡稱檢科院)中英植物健康聯合實驗室已于2009年5月19日在京正式揭牌。檢科院院長李懷林與英國國際發展署大中華區負責人Dr. Mairi MacRae一起為“中英植物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當日,檢科院還與該實驗室的英方合作伙伴Neogen 歐洲公司共同簽署了《國際植物健康戰略合作項目框架協議》。
隨著當今世界經濟貿易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深入推進,植物病蟲害跨境傳播的風險正逐年加大,特別是種苗貿易不僅會造成植物疫情的擴散,而且直接影響到進出口種苗的質量。因此該實驗室的建立將為加強國際植物種苗健康研究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國植物種苗健康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水平,更好地保障出入境種苗產品質量,破除國外植物種苗檢疫壁壘,促進國內健康種苗邁出國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該實驗室的英方合作伙伴Neogen歐洲公司總部設在蘇格蘭艾爾,擁有近30年的動植物檢疫、食品安全檢測與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發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實力,與歐洲諸多政府監管機構和第三方實驗室建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
當天,來自英國駐華使館,蘇格蘭國際發展署的代表也應邀出席并見證了此次揭牌和協議簽字儀式。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張鐘徽團隊與聊城大學副教授趙慶臻團隊合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植物逆境激素脫落酸(ABA)信號轉導途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U-Box型泛素連......
近日,《科學進展》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盡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衡,即......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對25000多名初始健康的美國女性進行了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攝入地中海飲食較多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23%。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孫廣宇教授團隊在鉀營養調控免疫、促進植物抗病性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Plant,Cell&Environment上。研究以煙草赤星病害體系為對象,解析......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張余團隊以及何祖華團隊在水稻免疫機制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發現了植物蛋白泛素化的新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自......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生產面臨著挑戰:一是水稻生長過程中常受到稻瘟病菌等病原真菌的侵擾,過度依賴化學農藥,從而對環境和食品安全構成威脅;二是水稻對磷、氮等營養元素的需求,導致過度施肥,污染環境......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聯合國內科研單位,利用機器學習策略,成功開發出根據作物基因型精準預測抗病表型的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工程》(Engineerin......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多次雜交與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葉下珠科復雜的物種形成歷史。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雜志》(ThePlantJournal)。葉下珠科......
油菜是我國植物油第一大油源,每年可提供優質食用油約520萬噸,占國產植物油的47%;每年還生產高蛋白飼用餅粕約8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飼用蛋白源。但是,其產業發展現狀是因油菜種植效益較低導致農民種植積......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草種質資源創新與生物育種團隊揭示了植物激素參與調控紫花苜蓿花芽生長發育的調控機制,該研究為苜蓿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資源,為提高苜蓿種子產量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