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蒙俄寒旱區環境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揭牌暨“氣候暖濕變化下‘一帶一路’跨境鐵路建設對多年凍土環境的影響與防控新技術研究”國際合作項目啟動會在蘭州舉行。
會議伊始,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簡稱西北研究院)院長馮起院士、俄羅斯科學院梅爾尼科夫凍土研究所所長Mikhail Zhelezniak、蒙古科學院地理與地質生態研究所所長Dashtseren Avirmed、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歐洲處處長寧博倫、甘肅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吳志強先后致辭。
隨后,西北研究院李國玉研究員匯報了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項目“中蒙俄寒旱區環境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溫智研究員匯報甘肅省國際合作重大專項項目“氣候暖濕變化下‘一帶一路’跨境鐵路建設對多年凍土環境的影響與防控新技術研究”。
西北研究院書記張長春、Mikhail Zhelezniak和Dashtseren Avirmed代表三方簽署了共建中蒙俄寒旱區環境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備忘錄,相關人員為該國際研究中心揭牌。康世昌、張明義分別為Mikhail Zhelezniak和Dashtseren Avirmed頒發了俄羅斯分中心和蒙古分中心主任聘書。
中蒙俄寒旱區環境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于2023年9月18日獲得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的批準,依托西北研究院,與蒙古科學院地理與地質生態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梅爾尼科夫多年凍土研究所合作建設,主要研究中蒙俄冰凍圈變化及其水文災害效應、凍土工程建設環境影響評估及病害防控、荒漠化防治與沙塵暴源區治理、生態治理等領域。還將創建相關數據庫和觀測平臺,培養高水平的寒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隊伍,助力中蒙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推動學科發展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支持蒙古“種植十億棵樹”和“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高質量建設。
西北研究院與俄羅斯科學院凍土研究所、蒙古科學院地理與地質生態研究所在寒旱區環境與工程、荒漠化防治等領域有長期的國際合作歷史,建立了多個野外臺站和監測場地,召開了系列學術會議和多次培訓班,合作多個國際合作項目。該國際研究中心的揭牌標志著其正式啟航,將為區域環境與工程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推動中蒙俄三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度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的可持續發展。
為深入實施廣東省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強化基礎學科建設、固牢基礎研究根基的作用,提升廣東省原始創新能力,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申報首批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的通知》(粵科函基......
5月18日,中蒙俄寒旱區環境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揭牌暨“氣候暖濕變化下‘一帶一路’跨境鐵路建設對多年凍土環境的影響與防控新技術研究”國際合作項目啟動會在蘭州舉行。會議伊始,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
5月9日,華南農業大學冀中藥業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記者獲悉,該中心將瞄準獸藥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圍繞獸藥創新研制、安全性評價及智慧施用等方向開展研究,助推獸藥行業高質量發展。揭牌現場。華南農業大學供......
(1)行業分布向重點產業集中。德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機械裝備、材料化工、食品飲料、數字經濟“3+1”主導產業全覆蓋,其中機械裝備領域30家(省級7家),占比46.2%;材料化工領域20家(省級5家......
據悉,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近日發布了《關于公布2023年認定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單的通知》,由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建設的“國家標準物質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獲批。據了解,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是山東省......
11月5日,南京師范大學國際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揭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教授擔任中心首席科學家。這一“官宣”,讓百公里外的常州為之振奮:上月,由常州市政府、常州高新區......
11月5日上午,南京師范大學國際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揭牌暨羅杰·科恩伯格教授受聘儀式在一百號樓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教授,校黨委書記王成斌、校長華桂宏......
關于發布2023年度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驗收結果的通知根據《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等文件要求,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營養健康品”等91家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了驗收。現將驗收結果通知如下......
依托東北大學建設、由東軟集團參與共建的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今年迎來成立三十周年。近日,該中心成立新一屆技術委員會,并在沈陽舉行第一次會議。新一屆技術委員會由9人組成,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擔任技......
2月3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認定建設2022年度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通知,根據先關要求,經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認定建設2022年度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63家,并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