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他在賀詞中點名“南仁東星”,并向科學家致敬。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表示,此時此刻,我特別要提到一些閃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顆“南仁東星”,全軍英模掛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張超兩位同志。我們要記住守島衛國32年的王繼才同志,為保護試驗平臺挺身而出、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以及其他為國為民捐軀的英雄們。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2017年9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逝世。作為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南仁東被追授為“時代楷模”。今年10月15日,南仁東塑像落成暨“南仁東星”命名儀式在FAST現場舉行。
同時,習近平表示,這一年,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并表示要向每一位科學家、每一位工程師、每一位“大國工匠”、每一位建設者和參與者致敬。
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
此次航天任務中,地面應用系統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承擔,中科院承擔部分有效載荷研制。中科院6家研究所研發的20多種關鍵材料應用于運載火箭、“嫦娥四號”巡視器和著陸器關鍵部件。例如,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和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制的熱控涂層,保證了“嫦娥四號”探測器部件、電機在地球大氣層以外超高真空空間環境中的正常工作溫度水平,在嫦娥四號的發射和月面巡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制的100余件鎂合金鍛件應用于“嫦娥四號”著陸器、測月雷達、巡視器等有效載荷器件,保障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順利完成。
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方面,作為主要建設單位之一,中科院系統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上海天文臺、國家授時中心、武漢物數所和光電院等14個單位承擔了北斗二號、全球系統試驗衛星、北斗三號MEO全球組網衛星任務。在全球系統試驗衛星任務中,中科院自主研制并成功發射了兩顆新一代全球系統試驗衛星。在北斗三號工程中,中科院自主研制的四組八顆全球組網衛星分別于2018年1月12日、3月30日、8月25日和10月15日成功發射。星載原子鐘等關鍵單機及器部件實現了國產化應用,并在高精度導航、定位、授時服務等方面提供可靠保障。該工程建設標志著北斗導航系統從區域走向全球,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對于實......
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Twitter總部的一部分被拆除的標志,遠處有一只鳥在天空中飛翔。《自然》雜志一項調查的數百名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離開了這個以前稱為Twitter的平臺。米里亞姆·維達爾·瓦萊羅(M......
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最高法律規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
近日,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王選生物菌肥開發工作室在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揭牌。據黑龍江省科技廳最新統計,截至11月20日,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已發展到95家,為推動全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產......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習近平指出,2018年以來,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屆,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
2023年10月30日,騰訊公司“10年100億元資助基礎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第二期名單發布,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領域的46位科學家上榜,成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第......
10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國際貴賓。這是習近平發表致辭,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各位嘉賓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
10月1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習近平指出,一個健康、穩定、充滿活力的中哈關系,有利于兩國發展振興,也有利于地區和平......
不久前,遼寧省認定了首批20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自獲得認定以來,不少教育基地相繼開展了公開課、主題展覽等特色活動,積極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現實中,一些教育基地的開放受到各種條件限制,難以......
近日舉行的一場深夜談判中,英國終于和歐盟達成協議,重新加入“身價”950億歐元的歐盟旗艦科學項目——“地平線歐洲”。這意味著英國科研人員可以申請“地平線歐洲”的項目資金并申請參與相關研究。據《自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