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4-11 16:31 原文鏈接: 乳酸從頭生物合成研究新突破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鄭高偉課題組構建了非天然乳酸的生物合成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催化》。

       C1(一碳化合物)原料的生物轉化與利用對構建可持續的碳循環經濟來說至關重要。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以C1化合物為原料,實現了系列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如利用CO2合成淀粉、丙氨酸、甘氨酸和丙酮等。其中,乳酸是一種重要的平臺化合物,在醫藥、化妝品和食品等領域有廣泛應用。

      研究團隊利用不同的酶元件,基于模塊化的體外多酶催化思路,建立了從甲醇到D-、L-及外消旋乳酸的三條酶催化合成途徑,實現了乳酸的非天然生物合成。針對途徑中的關鍵酶(如甲醇氧化活性的醇氧化酶GtrAOX),研究人員通過定向進化策略提升其催化性能,并進一步優化單元酶催化模塊和多酶系統,將乳酸產物濃度提高到2.2—2.8 g/L,最大合成速率達到9.6—15.6 g/L/d,乳酸光學純度達到99%。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3c05489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干旱條件下海棠花青苷生物合成分子機制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藝術學院李厚華教授團隊揭示了乙烯誘導的MsERF17在干旱條件下通過調控MsbHLH3和MsF3'H的表達來促進“海棠花”葉片中花青素的積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在......

    羅漢果苷生物合成的研發有了新突破

    羅漢果苷是一類來自藥用植物羅漢果(Siraitiagrosvenorii)的三萜皂苷類次生代謝產物,具有高甜度低熱量等特點,在食品添加劑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其中羅漢果苷V(M5)和賽門苷I(S......

    合成類胡蘿卜素新的底盤細胞發現了

    記者5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功能因子利用與生物合成創新團隊研究人員從水稻根際土壤中分離得到一株新的紅酵母,在染色體水平上首次獲得了紅酵母高質量基因組信息,并首次發現紅酵母發酵代謝......

    30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合成生物學如何助力中國經濟新增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了一些新興產業,除了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等之外,生物制造、低空經濟是政府工作報告里首次提到的行業。“生物制造”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中美都很重視這個賽道的巨大潛力,比如美國此前出臺......

    乳酸從頭生物合成研究新突破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鄭高偉課題組構建了非天然乳酸的生物合成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催化》。C1(一碳化合物)原料的生物轉化與利用對構建可持續的碳循環經濟來說......

    前沿|安捷倫質譜助力七葉樹藥效成分研究,揭示七葉皂苷和七葉素生物合成進化機制

    2023年10月,陳士林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 發表“Characterizationofthehorsechestnutgenomereveals......

    天津工生所在低值碳原料生物合成單細胞蛋白方面獲進展

    傳統微生物生產菌體蛋白存在低值原料的轉化效率和速率低、蛋白質合成能力不足等問題。巴斯德畢赤酵母由于具有天然的甲醇同化能力被認為是生產甲醇單細胞蛋白(SCP)的理想宿主,但是其復雜的甲醇代謝途徑和細胞內......

    新進展|珊瑚共附生微生物產生代謝產物,竟能抵御外界病原菌侵襲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長生團隊在珊瑚共附生稀有放線菌來源天然產物發現與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有機化學通訊》。珊瑚在自然界中以共生功能體的形式存在,微生物是其重要組......

    中國科大研制出生物合成的纖維素基絕緣納米紙

    隨著人類對南極洲、月球和火星等極端環境探索的深入,不斷出現的極端環境條件,包括強紫外線(UV)環境、原子氧(AO)和高低溫交替環境等,已經成為今后探索的主要障礙。在這些極端環境下,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會......

    我所實現二萜香紫蘇醇高效生物合成

    近日,我所合成微生物學研究組(1823組)周雍進研究員團隊在天然產物萜類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在釀酒酵母中構建并優化二萜香紫蘇醇生物合成途徑,通過全局調控中心代謝途徑,實現了香紫蘇醇的高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