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以來,氣溫節節攀升,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也已經從PM2.5轉為臭氧。昨天,記者從市環境監測中心獲悉,截至5月26日,寧波已有7個臭氧超標天。專家表示,五六月份臭氧最容易超標,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護。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除了3天空氣質量為一級優之外,有二級良以上的天數22天,其中17天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另外5天首要污染物為PM2.5。記者發現,在22天的二級良以上的天數里,有7天為三級輕度污染天,均為臭氧污染物濃度超標,其中6天的首要污染物為臭氧。
一般市民認為,臭氧超標多出現在夏季高溫天,為何5月份臭氧已成為首要污染物?市環境監測中心相關專家表示,五六月份,是一年之中臭氧污染最厲害的時段。臭氧不是人類活動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大氣中的微量成分,由氧氣、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超標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如果吸入過量的臭氧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導致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對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起到破壞作用,致使人的皮膚起皺、長黑斑。
根據天氣預報,未來兩天,寧波市將仍然以晴好天氣為主,預計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很可能為臭氧,請市民注意作好防護。
專家表示,由于臭氧的濃度跟溫度、光照有關,隨著溫度的升高,臭氧的濃度也會隨之上升,在午后達到最高,但在太陽下山后和夜間,濃度會下降。
為此,專家建議,當臭氧濃度超標時,市民應盡量減少劇烈的戶外運動,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呼吸道疾病患者,此時應盡量留在室內,避免外出。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5%,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涉鉈污染源污染隱患排查治理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進一步加強......
經過為期四天的激動人心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各地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
11月8日,“陸家嘴起訴蘇鋼集團索賠100億”引發廣泛關注。事情起源于近日陸家嘴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稱此前收購的蘇鋼集團出讓公司旗下的17塊地,有14塊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積和污染程度遠超蘇鋼集團掛牌......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細顆粒物和臭氧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空氣污染物。然而,學界和公眾對臭氧健康危害的了解有限,相關風險的管理存在不足。已有研究發現長期臭氧暴露通過誘發呼吸道疾病導致了全球每年約36.5萬的成人早逝1。然而,......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