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至25日,由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組織的第十六屆“亞太地區氣候變化綜合評價模型”(AIM)國際研討會及低碳亞洲研討會召開。來自日本、美國、印度、巴西、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清華大學的7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的主要議題包括:亞太地區氣候變化綜合評價模型介紹;AIM模型的應用活動及前景;亞洲低碳社會情景研究;氣候變化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評估;發展低碳社會的下一步工作方案等。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京都大學AIM課題組的專家首先介紹了AIM模型的功能、應用領域及前景;其他各國專家根據本國或地區的特征,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和低碳社會的必要性,并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最后與會代表就如何實現低碳亞洲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對未來的研究進行了交流。
研討會上,廣州能源所黃瑩作了題為“廣州低碳社會情景2030”的報告,報告針對廣州市的現狀闡述了發展低碳社會的必要性,并介紹了利用AIM ExSS模型分析廣州低碳社會情景的部分研究成果。
研討會后,受京都大學AIM課題組邀請,廣州能源所一行前往京都大學就低碳社會情景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工具進行了學術討論和交流。
《自然·城市》26日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相關系統性綜述顯示,全球沿海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方面似乎進展緩慢,而且其主要依賴于過去和現在的經驗,而非是基于對未來風險的預測。全球沿海城市是經濟增長熱點,但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城市》26日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相關系統性綜述顯示,全球沿海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方面似乎進展緩慢,而且其主要依賴于過去和現在的經驗,而非是基于對未來風險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舉辦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衰老生物學研討會。論壇以“衰老生物學”為主題,聚焦衰老領域國際前沿,探討學科熱點,促進國內外科技人才創新交流與合作。開幕式上,營養與健康......
大堡礁的白化珊瑚。圖片來源:奧夫·豪格-古德博格/《自然》科技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10年里澳大利亞大堡礁內部和周圍水溫是過去400年里最熱的。這些變化增......
進入汛期,我國多地頻現極端降雨,為何近年來極端性降雨不再罕見?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大家感覺現在極端性降雨好像越來越頻繁。首先是在全球變暖這個大背景下,因為暖空氣里面含水......
來自瑞士和美國等國家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監測了氣候變化對地球自轉的影響。根據研究結果,他們認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正在不斷擾亂地球的自轉,導致每日時長(即日長)變長。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
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導致褐藻和海草的全球分布范圍縮減。這一研究為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產生普遍影響提供了新證據。褐藻和海草是構建海洋生態系統的關鍵植物,它們參與......
合理的時間分配是推動個人與社會進步的主觀能動行為。對植物而言,這種時間分配策略可能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形成。然而,長期以來,生態學研究更多關注植物在物質資源方面的利用策略,如碳、水、養分的分......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極端野火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在過去20年里可能增加了一倍,而且這類事件的6個最極端年份......
近日,《科學進展》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盡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