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8年首次發現味精以來,對味精的研究主要關注于其潛在的神經毒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將味精認定為一般安全食品添加劑,可以在食品行業應用。最近的研究發現,味精可能參與肥胖的發生,相關的爭論較為激烈。為進一步證實味精對機體代謝的作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率領科研團隊,在過去的3年中以豬為動物模型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如圖)。
研究發現,味精可以影響生長豬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腸道整體的氧化還原狀態,進而影響腸道內脂肪酸成分組成和腸道內毒素的濃度,然后影響腸道的通透性,促進脂肪酸、鐵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干擾機體內的能量平衡,并且通過內源性大麻素信號通路影響到中樞神經,引發攝食調節和能量平衡調控的基因網絡,影響肝臟內的脂肪生成與降解,鈍化了機體對脂肪酸的感知能力,改變肌肉和脂肪組織中的脂肪酸供應狀態,最終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中的脂肪沉積,促進肥胖。鑒于現代飲食中除了味精,脂肪也是誘導肥胖的主要因素。該研究團隊也考慮了飲食中味精和脂肪的交互作用。研究發現味精和脂肪對促進肥胖發生的機理不同,對促進肥胖形成方面存在著拮抗的作用。
該研究結果不但揭示了日糧添加脂肪和味精對生長豬能量平衡與攝食調控的影響機理,還為遏制人類肥胖的盛行提供了膳食指導。研究結果被Amino Acids,PLOS One,Obesity facts,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Metabolism,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等雜志發表。研究成果推動了國內外味精和其他功能性氨基酸在養豬業的廣泛應用,每年新增社會經濟效益超過15億元。
該研究主要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基金(NO. 31330075和NO. 31110103909)的資助。中期評估為優秀。鑒于該項研究的新穎性與重要性,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中國科學基金)對此項研究進行了報道(2014,22(2):31)。
味精對機體攝食調節和能量平衡調控示意圖
據《自然》18日發表的一項小鼠和人類細胞實驗表明,在減重以后脂肪組織通過細胞轉錄和表觀遺傳變化,保留著肥胖“記憶”,從而增加了體重反彈的幾率。這些發現或有助于解釋節食或其他減重策略后經常出現的體重反彈......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9月23日至28日,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簡稱IMC)在長沙、三亞兩地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和分享近視眼領域的新理念與新成果。第19屆世界近視大會舉行。主辦方供圖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