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藥學院學生了解綠色出行
中山大學學生進行義賣活動
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在校園張貼海報
在1月12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次發布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結果,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巨大,預測潛力2.58萬億噸,可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
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今天(12日)召開,會上首次發布了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結果,結果表明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巨大,可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此次調查,中國地質調查......
將二氧化碳人工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合物,“變廢為寶”,是科技界持續攻關的重要領域。我國科學家此前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2022年,電子科技大學夏川課題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編者按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受到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新冠疫情的疊加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錯綜復雜,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需要得到各方高度重視。大學生高......
俄羅斯提出新型中子吸收劑方法增強核反應堆安全可控性高溫氣冷堆是第四代核電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經濟性好、用途廣泛等優勢。高溫氣冷堆通過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化實現發電,能夠代替傳統化石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主持制定的團體標準《二氧化碳礦化養護制備高值建材關鍵設備》(T/CIECCPA017-2022)由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發布實施。目前,二氧化碳礦化養護制備高值建......
大連化物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黃延強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研制的二氧化碳還原組件成功應用于我國空間站。該組件現已在空間站核心艙穩定運行超過六個月,組件的水回收率、產水量、水質等關鍵參數均高于設計......
2022年12月31日,《自然》子刊npjUrbanSustainabilit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汪壽陽和段宏波團隊等關于碳中和下中國道路交通的碳減排潛力與脫碳路徑研究成果。交通部門是重要的......
內蒙古大學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在探索新型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能源類期刊《先進能源材料》。在“碳中和”的國際大背景下,設計具有高活性和選擇性的二氧化碳電還......
12月28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的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表示,為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專利統計監測,推動綠色專利技術產業化,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制了《綠色低碳技術專利分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