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新改革方案,科學基金的主要職能是加強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積極培育科技人才和團隊,大力支持交叉學科發展,基金委將圍繞這三項任務,不斷完善資助格局,助推我國基礎研究水平提升。”2014年末的一個午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院士用一貫不高的語調道出科學基金的“新年愿望”。
這段時間,楊衛通過充分調研,對于2013年上任伊始提出的“筑探索之淵,浚創新之源,延交叉之遠,遂人才之愿”的科學基金戰略使命,有了更深理解,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他說的“最新改革方案”即近日發布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該方案將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統籌為五大類: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科學基金被賦予的職責是,加強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團隊建設,增強我國源頭創新能力。
一個共識是,我國已經到了從跟蹤科技先行國家到與這些國家并行發展的轉型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也將步入對基礎研究需求的密集期。基礎研究并非離大眾遙遠的“陽春白雪”,而是決定今后中國科技甚至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源頭。
基礎研究的新形勢對科學基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任務艱巨,科學基金迎難而上,有決心的同時也必須講策略,不斷完善資助模式,力求提高經費使用效率。
楊衛介紹,他們最新的管理舉措是將科研項目經費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間接費用是指依托單位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主要包括依托單位為項目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水、電、氣、暖消耗等,以及績效支出”。申請人只需填報直接費用部分,間接費用及項目申請經費在申請書中自動生成。
此次改革的主旨是突出人在科研中的核心作用,重視人才是創新的主體。此前的規定是,項目經費不能用于支付在職人員的績效,只能有極少部分用來支付非項目人員如研究生的勞務費。這種方式被詬病為“見物不見人”,不利于激發研究人員的創新熱情。
2011年,財政部、科技部出臺文件,建立課題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將課題經費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科學基金的改革是順勢而為。
此次改革調研階段討論最多的是間接費用的比例。“暫定500萬元以下項目的間接費用比例為20%,500萬元至1000萬元為13%,1000萬元以上則是10%。”楊衛坦陳,至于這一比例是否合理,還需看實施情況。
可以肯定的是,將來間接費用比例會和依托單位的經費使用情況、科研誠信等掛鉤。這也是國際慣例。
部分科研人員擔心實施間接費用后用于科研的直接費用會減少。“我們這兩年不斷提高資助強度,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楊衛說。2014年,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經費較2013年均有增長。
此次調整的另一突破是取消了間接費用中勞務費的比例。“勞務費據實列支,我們要求做到人數、工作時間準確,給付強度合情合理。”楊衛表示。
此外,為了回應科研人員“預算管得太死”的呼吁,科學基金規定,直接經費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專家咨詢費及勞務費在總額不變的前提下可以打通使用,科研人員的自主性更大。
除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楊衛認為,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還需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持續增長,但基礎研究投入占R&D經費的比例卻長期徘徊在5%左右,與發達國家15%—20%的比例相去甚遠。
“中央財政已經在做努力。2014年科學基金實際到款比2013年增加了20%,我預計2015年還能增加。”楊衛表示,“未來我們還將致力于提高中央財政撥款,希望科學基金能以超過GDP增速和研發經費增速的步幅發展。”
下丘腦雖然很小,但其是位于大腦深處的復雜結構,在協調各種神經元信號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這些神經元信號負責使身體保持穩定狀態。在最新一期《科學》特刊中,四篇綜述文章揭示了這一關鍵大腦區域對生理和行為穩態......
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重大問題受到關注。10個前沿科學問題包括:如何......
“為了祖國的榮譽,可以來一場復制實驗。”2019年6月,《科學》發表了一篇題為《全球公民誠信度》的研究,中國在40個國家中排名最末。而衡量誠信的標準,只有撿到錢包后是否用電子郵件聯系失主這一條。這一結......
12日,同時發表在《科學》《科學進展》和《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的21項研究,公布并詳細解釋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類腦細胞圖譜。這些研究對3000多種人類腦細胞類型進行了特征分析,闡明了某些人類腦細胞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UKRI)和以色列美以兩國科學基金會(BSF)每年在“傳染病的生態學與演進()”領域聯合征集合作研究與合作交流項......
9月24-25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以下簡稱戰略咨詢院)、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共同主辦,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智庫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智庫專委會)承辦的第四屆智......
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作出了一項大膽的突破:資助本科生。6月,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帶隊先后前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8所高校進行調研。7月,青年學生基礎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關于2024年度浙江省基礎公益研究計劃第二批申請項目的公示2024年度浙江省基礎公益研究計劃第二批項目申請工作已截止,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基金辦”)共......
按照慣例,2023年國家自然基金委不再公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青、優青項目名單,只從網絡公開信息中統計到一些名單,2023年度國家杰青名單已更新222人,優青名單已更新195人,另有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日前公布2023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結果,在港澳區25個名額中,香港大學(港大)有八個項目獲選,連續第五年在所有院校中有最多年青學者獲獎。“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自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