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系統總結了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作物合成生物育種技術在改良作物產量性狀和提高環境適應性方面發揮的促進作用,為培育優良作物品種提供了新策略。相關研究發表在《植物通訊》(Plant Communications)上。
傳統育種方法周期長、成本高,難以滿足人們對作物產量增長的需求。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通過基因網絡重組和大數據優化,能精準高效地改良作物的關鍵性狀和環境適應能力,顯著提升育種效率和作物生產力。
研究系統總結了基因編輯、遺傳模塊重組、多組學優化等技術在復雜遺傳模塊改造中的應用,闡述了合成生物學在促進作物高產、優化代謝途徑、提升環境適應性及表觀遺傳調控中的作用,提出“智慧作物”理念。
此外,研究還探討了人工智能驅動的合成生物學在蛋白質定向進化中的應用前景及作物改良面臨的挑戰,為作物性狀改良和環境適應性提升提供了新策略。
該研究得到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xplc.2024.101220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系統總結了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作物合成生物育種技術在改良作物產量性狀和提高環境適應性方面發揮的促進作用,為培育優良作物品種提供了新策略。相關研究發......
合成生物被視為引領生物制造變革和生物經濟發展的顛覆性技術,被譽為繼DNA雙螺旋結構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已成為大國科技競爭的制高點。記者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昨天舉辦的“新......
近日,生物工程學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工程課題組劉嶸明教授受邀在生物工程領域國際權威Top期刊《生物技術發展趨勢》(Trendsin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在工......
10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天津開展合成生物促進發展和科學監管的調研座談。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出席并講話。會議指出,合成生物代表未來發展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合成生物......
9月30日,北京農業食品合成生物創新中心項目啟動會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張平,保利集團總經理助理、保利中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安勝杰;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
近期,合成生物學應用領域企業VeraTherapeutics(下稱“Vera”)的新藥研究亦取得了重大進展。2024年1月25日,Vera宣布其主要臨床候選藥物Atacicept治療IgA腎病(IgA......
5月26日,“青島好成果”之合成生物制造暨“海創島城”產學研對接會在青島召開。會議由青島市科技局、青島歐美同學會(青島留學人員聯誼會)、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聯合舉辦,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
隨著合成生物賽道政策利好頻出,5月6日,合成生物概念股延續漲勢,蔚藍生物4連板,川寧生物、魯抗醫藥、播恩集團2連板,廣濟藥業漲停收盤。“合成生物的行業前景非常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支持,這個行......
近日,A股市場合成生物概念持續活躍。截至5月7日收盤,富士萊、拓新藥業股價漲停;新天地、廣濟藥業、蔚藍生物股價漲逾10%;新芝生物、博瑞醫藥、川寧生物等多股股價漲幅居前。其中,富士萊股價已連續3個交易......
億帆醫藥近日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披露,公司合成生物項目需待相應生產線建成后方可進行商業化試生產,首個生產線預計最快今年年底,其他目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目前預測,在研產品上市后市場預期較好。億帆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