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越來越熟悉的無糖食品和飲料,究竟是健康的代名詞?還是反過來會為健康帶來隱患?以色列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攝入那些常用的、無熱量的人造甜味劑,有可能增加葡萄糖不耐受,從而導致血糖升高的風險。
9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上對小鼠和人類的這項研究指出,在喂養小鼠的飼料中添加甜味劑,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功能,從而調節了小鼠的能量代謝。在人類身上也觀察到了相似的甜味劑攝入、微生物失衡和糖代謝異常三者的相關性。這些結果意味著,對無熱量人造甜味劑的使用需要重新進行評估。
無熱量人造甜味劑現已被廣泛使用在食物和飲料中,例如無糖汽水、無糖甜點以及無糖口香糖等,均被推薦用于減肥和用于治療或預防代謝紊亂。然而,支持人造甜味劑使用的證據目前還是有限的,并且已有研究發現了此類甜味劑攝入除了有利因素,還有不利的影響。
此次,位于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科學家埃蘭·艾林納夫和他的團隊證明,在飲水中添加了葡萄糖和甜味劑的小鼠,相比只喝水或者水里只放糖的小鼠,發展出了明顯的葡萄糖不耐受。研究人員發現,無熱量人工甜味劑改變了和代謝疾病易感性有關的腸道微生物的平衡,從而讓小鼠出現了糖不耐受。同時他們也證明,在一些人體上人造甜味劑能改變微生物組的組成和功能——在這些人身上,微生物的變化反過來會促使葡萄糖不耐受的發生。
這些結果表明,對于葡萄糖不耐受和糖尿病這樣的代謝紊亂疾病,無熱量人造甜味劑可能是起到了加速而不是阻止的作用。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志》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東芬蘭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證實,即使具有高遺傳風險的人群,健康飲食和定期運動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相關論文發表......
近日,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聶少平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食品與功能》發表封面文章。基于豆類的飲食因其在對抗與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的潛力而備受關注。然而,集中在豆類的消化和酵解特性......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化最具破壞性的并發癥之一,具有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腎纖維化是DKD發展為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報道,來源于上皮細胞的活化肌成纖維細胞明顯降低E-cadhe......
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規律與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其中,睡眠時間不規律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同齡人高出34%。研究認為,保持穩定的睡眠有助于預防2型糖尿病。相關論文17日......
科技日報北京7月18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規律與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其中,睡眠時間不規律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同齡人高出34%。研究認為,保持穩定的睡......
法國生物化學家杰西·安佐斯佩認為,肥胖、失眠、焦慮、痤瘡、糖尿病等都是亞健康問題,而且與現代人如影隨形。在其著作《控糖革命》一書中,安佐斯佩指出,這些亞健康問題往往都是由我們體內的血糖水平變化引起的,......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7月2日消息,日前,適用于苯丙酮尿癥、腎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4款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為更好滿足病患營養需求,市場監管總局設立特醫食品......
日前,適用于苯丙酮尿癥、腎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4款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為更好滿足病患營養需求,市場監管總局設立特醫食品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對罕見病類別、臨床急需......
萄糖反應性胰島素產生,恢復機體調節葡萄糖水平的能力,其通過肝門靜脈輸注給藥,需要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保護輸入的胰島細胞免受免疫排斥。通過細胞療法達到功能性治愈糖尿病是近年來科學家努力的方向。當地時間20......
考試季來臨,有些家長把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功能型飲料奉為“體考神器”,認為臨考前喝上一瓶,就能幫助孩子提升考試測試成績。不過,還是奉勸家長們別盲目跟風,這些含有大量牛磺酸和咖啡因的飲料并不適合青少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