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孫自法)人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在大腦中又是怎樣開展工作的?情緒的大腦機制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前沿課題。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動化所)9月5日發布消息說,該所神經計算與腦機交互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通過信息融合識別人腦中的層次情緒區域,為揭秘快樂、驚訝、恐懼、悲傷、憤怒、厭惡這六種基本情緒背后的大腦機制提供了獨特見解。
識別人腦中層次情緒區域的流程圖。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供圖
這項揭秘情緒產生和工作機制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信息融合領域專業學術期刊《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在線發表,相關代碼也已開源,供學界同行驗證和進一步開展研究。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何暉光研究員指出,情緒的大腦機制的已有研究中,采用的方法通常只對兩個腦區之間的成對關系進行建模,而忽略了多個腦區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為此,神經計算與腦機交互團隊在本項研究中,對如何最大限度地促進腦區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博士研究生黃中昱介紹說,研究團隊首先測量和收集了被試在經歷視聽多源情緒刺激時的大腦信號,再使用這些大腦信號構建大腦網絡并從中提取出“大腦樹”。通過對“大腦樹”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這次研究最大限度地促進了腦區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
基于理論分析的結果,研究團隊將整個“大腦樹”分解為不同級別的“樹干”(亦可形象稱為“層次樹干”),每個“樹干”都有助于腦區之間的信息融合,最終再將“大腦樹”中的這些“層次樹干”還原為人腦中的層次情緒區域。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層次樹干”中,第一級“樹干”作為“大腦樹”的主干,與之相對應的第一級情緒區域作為基礎的情緒區域,在情緒編碼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隨后更高級的“樹干”作為“大腦樹”的分支,對應著更高級的情緒區域,并且隨著級數的增加,在情緒編碼過程中起到越來越精湛微妙的作用。
何暉光表示,此次研究的綜合實驗表明,所識別的層次情緒區域從低到高,主要促進情緒感知的基本過程、基本心理操作的構建以及這些操作的協調與整合,從而為揭示情緒背后的大腦機制奠定重要科學基礎。(完)
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牽頭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人類大腦發育過程中基因調控的演變方式,并展示了染色質的3D結構在其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繪制了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中DNA修飾的首張圖譜,這兩個大腦區域......
據最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雜志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磁電納米圓盤,為無創刺激大腦提供了一種新方法,有望替代傳統的植入式或基因改造療法。腦深部電刺激術(DBS)通過在目標大腦區......
果蠅雖然不是最聰明的生物,但科學家仍然可以從其大腦中學到很多東西。現在,研究人員已繪制出一張全新的成年果蠅(黑腹果蠅)大腦圖譜,這也是迄今為止所有生物中最完整的“全腦接線圖”。該圖譜展示了超過5450......
·“那些大家認為很復雜的高級認知功能,比如推理、數學計算、使用符號等等,在大腦里的工作原理是可以研究的。只要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式將問題分解和組合,就可以試圖回答那些更為抽象的問題,比如關于意識的問題的。......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中心領導了一項前沿性研究——人類大腦究竟如何“編碼”并理解時間及經歷的信息。該成果為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基本謎團帶來了答案,還可用于開發神經假體裝置,為未來醫療和人工智能(AI......
近85%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懷孕一次,每年約有1.4億女性懷孕。科學家早已知道,懷孕會導致大腦出現一定改變,而神經具體怎么變,卻一直不太清楚,以至于“一孕傻三年”這句俗語廣為流傳。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2......
近85%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懷孕一次,每年約有1.4億女性懷孕。科學家早已知道,懷孕會導致大腦出現一定改變,而神經具體怎么變,卻一直不太清楚,以至于“一孕傻三年”這句俗語廣為流傳。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2......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論文稱,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區域可能會在懷孕期間縮小,但連接性會變得更好,只有少數腦區在成為母親的轉變中保持不變。這項重要研究......
有些人吃了很多含高油脂的食物,卻沒有長胖;有些人明明吃得很清淡,體重卻莫名其妙上漲。這背后可能與這個秘密有關——大腦可以直接控制腸道的油脂吸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衛慶、研究員王計秋團......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論文稱,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區域可能會在懷孕期間縮小,但連接性會變得更好,只有少數腦區在成為母親的轉變中保持不變。這項重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