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可用于對培養心肌細胞基因表達譜的影響研究:
在心肌淀粉樣變人血清對培養心肌細胞基因表達譜的影響實驗中利用基因表達譜芯片技術篩選正常人血清和心肌淀粉樣變患者血清干預培養心肌細胞的差異表達基因,以探討淀粉樣變心肌病發病的可能機制。
方法:通過將分離的血清稀釋10倍后干預培養SD乳鼠心肌細胞建立模型,采用CCK-8檢測各組細胞活性抑制程度,基因表達譜芯片技術篩選兩組大鼠差異表達基因,采用實時定量PCR驗證相關基因表達量。結果:CCK-8顯示與正常control組相比,陰性對照組細胞存活率略有下降,但無統計學意義。與control組相比,實驗組細胞存活率明顯下降至約70%(P<0.05)。基因芯片分析顯示,患者血清實驗組及正常血清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表達的基因有869條,其中上調基因710條,下調基因159條。
實驗組中膠原形成相關基因Col1a1、Col3a1、Col5a2、Col6a1、Col6a2、Col6a3,促纖維形成相關基因Lama1、Itga4、Vwf、Mmp14的表達均明顯上調(P<0.05);影響血管重建相關基因Angptl4、Asb4、Cited1表達下調(P<0.05)。經RT-PCR驗證,結果一致。結論:心肌淀粉樣變患者血清干預影響培養心肌細胞的活性,促進膠原纖維形成并影響血管重建。淀粉樣變心肌病的病理機制涉及多個基因,其中基質纖維化、血管重建受阻對淀粉樣變心肌病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
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隊聯合青海省西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順利出生。這是國內首次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對現存藏羊群體中的優良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并用于良種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原發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中最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一種。手術切除腫瘤后,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藥物替莫唑胺(TMZ)治療。盡管患者最初對該藥物反應良好,......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脂質是鐵死亡(一種細胞死亡形式)的關鍵驅動因素。這些發現提供了關于細胞在鐵死亡過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細節,并可以提高人們對如何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有害發生鐵死亡......
近日,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仇吉川、劉宏與基礎醫學院教授郝愛軍發展了一種用于改善納米顆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適性策略。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納米材料在藥物遞送、組織工程、生物成像......
1月11日,《細胞》(Cell)編輯團隊向《中國科學報》發來創刊50周年祝詞,回顧創刊歷程,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以下為相關內容:1984年,《細胞》創刊。自創刊伊始,《細胞》的目標便是發表“令人興奮的......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葉邦策教授課題組在DNA傳感裝置的設計及生物納米雜合系統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構建了納米機械-天然雜合細胞,賦予了天然細胞非傳統信號分子的感知、分析......
美國FDA曾在幾年前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批準10-20款細胞和基因療法。隨著這一領域在全球范圍內的迅猛發展,今年批準的細胞和基因療法再創新高,不僅朝著這一目標大步邁進,也為全球病患帶來了更多創新......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國際研究團隊將先進的單細胞技術與肺部器官樣體研究相結合,以繪制人類早期肺部免疫細胞的發展過程。他們的研究結果概述了這些細胞在人類肺部組織的發育過程中如何起到積極而密切的指導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統和呼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