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筆者)想我可能是一個享樂主義者,但享樂主義常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好的事情,如今我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享樂主義”這個詞語了。
關于“享樂主義”的流行觀點
從廣義上來講,享樂主義者就是試圖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快樂并將痛苦最小化的一類人,華爾街之狼—喬丹?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或許就是一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他的極端財富讓他沉溺于對一切事物的無限渴望及追求中。享樂主義往往有著它的哲學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但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經常被認為是早期享樂主義的代表。如今關于享樂主義有多種觀點,這主要取決于一些非常微妙的哲學觀點,即我們應該如何對快樂進行概念化認識。
何謂快樂?
把快樂簡單地看作是一種主觀的享受,這或許是從廣闊的視角來看的,但卻很容易會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因此愛人的愛撫會給我們帶來快樂,但一段音樂、和朋友們一起大笑,舒適靜坐在椅子上或許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正如不同的經歷會帶來相似的快樂一樣,相同的經歷也會喚起不同人群出現一系列反應,從極度快樂到明確的不滿等等。
并沒有一個單一的刺激能夠在所有人群中同時引起相同的反應,而快樂就是刺激和感覺認知之間的一種互動。如果你閉上眼睛并且思考所經歷的一段讓你快樂的時光,你或許會想到一段性經歷,或者你吃到的一頓美食,或許記憶是一杯很好的酒,而有規律地飲酒往往能夠幫助機體有效抵御癡呆癥和心臟病的發病風險,這或許是由于抗氧化物黃酮類化合物的作用。
依賴、成癮、大吃大喝以及強迫消費往往被認為是具有一定風險的行為。我們很難確定以前令人愉快的行為是否會產生什么問題。
理性看待享樂主義
當我們需要抵押貸款或租借,讓我們復雜的生活保持正軌時,那么現代的享樂主義生活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實踐的定義或許是人們會盡力讓自己的快樂最大化,同時還會平衡其它需求,我們將這種行為稱之為“理性的享樂主義”;實際上,伊比鳩魯強調了一種簡單和諧的生活,同時也并不追求財富或榮譽。
讓自己的快樂最大化,并不像放縱或成癮那樣;其并不需要采取更多、更大或更好的形式,相反,我們會品味每天的快樂,當它們發生時,我們會享受它們,并且利用我們所有的感官和注意力對其細細品味。如果每天清晨的咖啡讓我們變得愉悅,當我們喝咖啡的時候會細細品味它,充分地吸入它的香味,專注于咖啡給我們帶來微妙的美味。
品嘗的行為往往會強化我們從簡單事物中所獲取的愉悅感覺,而且讓我們獲得更大的滿足,有研究人員就發現,在吃巧克力之前花點時間細細品味或許能讓食客攝入巧克力的水平降低;而且注意力似乎是快樂感覺和幸福感覺之間聯系的關鍵。
我們如何從享樂主義中收獲效益?
快樂的狀態往往和壓力水平的降低直接相關,因此,當我們感覺到愉快時,機體的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變得瓶頸,首先,刺激會圍繞著我們,隨后如果我們將周圍環境認定為安全時,機體就會產生一種壓力終止反應,也就是我們所經歷的放松感或壓力緩解的感覺。
有研究就發現,愉快的情緒與更廣泛且更具創造性的思維及一系列正面的結果聯系在一起,包括更好的可塑性、社會聯系、身體健康和長壽等,因此快樂/愉悅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愉快地生活,還能夠讓我們的愉悅感更加長久。
享樂主義如何有益健康?
讓每天的快樂最大化常常用于治療中,而且或也能夠幫助有效治療抑郁癥患者。研究人員對學校兒童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專注于愉快的日常活動或能降低個體的抑郁癥癥狀,而且這種效果能夠維持到三個月后。重點關注健康食物令人愉快的一面或許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讓我們多吃一些。類似的方法或許也同鍛煉及其它行為一樣有效,能夠帶來一定的健康效益。
我們所知道的理性享樂主義所帶來的益處很有可能會持續發展下去,而且研究人員才剛剛開始探索將關注點轉移到讓自身愉悅感最大化的治療價值上來。研究人員并不知道,鼓勵個人專注于愉快經歷的干預措施或許和個體自身報告健康程度水平增加直接相關。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或許是一個特別有潛力的研究領域,在老年人中,品味快樂或與其適應能力直接相關,而且正向的情緒也能夠幫其抵消孤獨所帶來的疾病效應;此外,不管機體健康程度如何,人們品味的能力或許和其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及水平有直接關系。
而且品嘗可以被教授,一項研究中,研究者人員對一群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進行研究,觀察了其八周實施計劃對老年人品味能力的促進效應,研究者指出,這種程序能夠降低個體的抑郁癥分值,身體疾病癥狀和睡眠問題,同時能夠增加個體的心理幸福感以及對生活的滿意程度。
研究者表示,我們應該大膽擺脫這種想法,即快樂感是可恥的或是輕浮的,我們應該成為理性享樂主義的早期體驗者;同時我們也應當有意識的品味我們所忽略的簡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