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17日表示,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據世衛組織官網顯示,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世界“現在的情況肯定比大流行期間的任何時候都要好得多”。他解釋稱,過去四周每周報告的死亡人數首次“低于三年前我們第一次使用‘大流行’(pandemic)一詞時”。
“我有信心,我們可以在今年內宣布,新冠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式結束。”不過,譚德塞也補充稱,目前我們還沒到那一步。上周,仍有超過5000人死亡報告。對于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來說,5000人太多了。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也在發布會上說:“我認為,我們已接近可以把新冠視為季節性流感一樣的疾病。”
世衛組織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的最高級別警報。當年3月11日,該組織宣布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11日,也是世衛將新冠定性為“大流行”的三周年。
2023年8月26日,第二屆島津公衛論壇暨公共衛生中青年學者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報告廳圓滿召開。本會議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島津”)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隨著近期“二陽”“三陽”和新冠變異毒株“EG.5”的消息甚囂塵上,大家對于新冠的關注又明顯多了起來。今年春天,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結束,然而,新冠帶給整個世界的影......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3年8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臨床與公共衛生研究全過程智能隨訪管理系統詳細情況 臨床與公共衛生研究全過程智能隨訪管理系統項目所在采購意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
2023年7月19日下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會見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MedicalBoard)新任主席羅杰·格拉斯(RogerI.Glass)一行。竇......
有這么一群人,反復暴露于新冠病毒但看似未曾感染,或感染后始終無癥狀,即所謂的“超級躲避者”。美國研究人員19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證明這群人存在遺傳基礎,“秘訣”就在于人類白細胞抗原(......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等4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增加經費使用途徑。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9元,新增經費重點支持地方強化對老年......
中華預防醫學會等單位昨天(3日)在北京啟動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以推動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特別是省和國家兩級公共衛生機構的總體能力提升。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的目標是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