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2-01 09:58 原文鏈接: 從一根秸稈到一次性紙杯:一家民企的顛覆式創新故事

      將一顆百年樹齡的優質木材砍伐,削成料片,再經過幾十道工序的物理、化學過程,它變成了紙漿;以此為原料,再經過復合、印刷、模切、成型,一個余溫尚存的紙杯子便新鮮面世。

      四年來,從南方到北方,從東部到西部,在國內考察了一圈又一圈,創業者李春曉試圖搞明白:在干凈光鮮的外表下,一次性紙杯子隱含著多少秘密?一個幾毛錢的紙杯子里可以納入多少科技含量?

      將杯體做白、做薄:一次性紙杯界的低端廝殺利器?

      “一次性紙杯子為什么這么白?”“漂白,加熒光劑啊,肯定要加 ,要不紙那有這么白的。”這是8月份,山東媒體暗訪全國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臨沂市小商品批發市場的一段對話。

      在濟南市產品質量檢驗院,檢驗師劉霞借助紫外分析儀,對送檢的六種隨機購買的紙杯子檢驗,結果六種杯子“全部落馬”。同時,通過杯身挺度儀,她發現,只有兩個紙杯符合國家標準,其余四個的杯身挺度都遠遠低于國家標準。

      紙杯子里還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紙杯外壁印刷字體時上留天、下留地, 杯口距杯身15毫米內 ,杯底距本身10毫米內不能印刷,以避免喝水的時候會碰到油墨。這是2012年6月1日《紙杯》GB/T 27590-2011新的國標,但李春曉發現,在國內的紙杯界中,能夠將此落實的,顯然還不多。

      “成本,還是成本問題。這個行業還在低端領域內進行價格廝殺,成本成為勝出的唯一因素。”于是,他看到,“將杯體做薄、做白、一再拉低印刷油墨標準等”,大家都在看得見的紙杯外觀上做文章,既要外觀好得“頂到天上”,又要價格低得“趴在地上”,他反問:“這可能嗎?”

      從一根秸稈到紙杯子:一次性紙杯行業的顛覆性創新?

      四年的考察之后,李春曉決定創業。

      “表面上看,一次性紙杯的競爭,大家圍繞著外觀做文章;但恰恰忽略了它的核心,也就是原材料。在環保的大趨勢下,你如何避開大肆砍伐有限的木材,轉而瞄準更環保的可再生資源?”李春曉認為,“富起來的中國人人人講環保,談健康,循著這種需求,往高端走,往‘有機’方向挖掘才是快速消費品的立身之道。”

      在山東省西北部的農業縣高唐,每當小麥、玉米收割過后,大片的秸稈被收集起來,以每噸600元左右的價格送到高唐縣光明東路15號——國家循環經濟首批試點企業之一泉林集團所在地。在這里,利用投資36億元、與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南京林業大學等產學研合作的秸稈清潔制漿技術,大量的秸稈經過幾十道工序的淬煉,變成了高品質的紙漿。而在李春曉擔任總經理的泉林弘康包裝車間,小麥色的環保紙卷被送進無菌車間,復合、印刷、模切、成型,在從歐洲進口的高檔設備歷練中,一次性紙杯最終完成了它從秸稈到紙杯的科技旅程。

      誰說一次性紙杯里沒有高科技?“原料上我們解決了傳統秸稈制漿質量差、黑液處理難兩大技術難題,顛覆了曾因白紙黑水而背負‘半世惡名’的草漿造紙,以科技之手實現了點草成金。而后期復合、印刷、模切、成型等程序全部運用最先進的技術,這就像‘好料需要好廚師去調理’,最終形成可看更可用的高檔紙杯。”站在泉林弘康展廳中間,李春曉不斷給來訪者算著一筆環保賬:一噸紙消耗木材5立方米,需要砍伐33株樹木;而一噸紙消耗秸稈2.75噸,減少3.3—4.9噸二氧化碳排放……

      支撐這筆賬單的,則是打造這只紙杯子上百道工序里的122項授權ZL,62項發明ZL。也是依靠這些核心技術,以高科技的姿態切入簡單快消品行業,李春曉和他的同事們沒有想到:成立剛剛三年,自家的本色食品包裝盒已經通過了美國FDA和歐盟SGS等食品級產品檢測機構的檢測,并在美、加、英、法等歐美國家與國際一線品牌展開了廝殺。

    相關文章

    紙杯和塑料杯一樣有毒

    現在,你從咖啡店買的咖啡都會裝在紙杯里,有時甚至還有紙蓋。但是,如果紙杯子最終進入自然界,由于含有有毒化學物質,因此也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證明了這一觀點,該研究測試了由......

    化學所研究團隊利用印刷技術制造三維光探測器

    亞波長尺度材料結構與光的共振作用,是操控光-物質相互作用的基礎。相較于空間對稱結構,非對稱結構與不同入射角度光的共振作用差異性更加明顯。這種共振作用的差異,決定了材料對光吸收的強弱,從而使其具有光角度......

    印刷行業VOCs逸散點、排放量、濃度及其特征污染物

    印刷生產一般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個工藝過程。根據印刷所用版式類型可將印刷分為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樹脂版印刷和柔性版印刷)和孔版印刷(主要為絲網印刷)。印前過程主要包括制版及印前處理......

    納米多孔金的分層3D打印可以徹底改變化學反應器的設計

    據南極熊了解,勞倫斯利弗莫爾全國實驗室(LLNL)的研究人員與他們在哈佛大學的同行一起報告了納米多孔金的分層3D打印,他們認為這可能會徹底改變化學反應器的設計。納米多孔金屬引起了科學家們很大的興趣,因......

    化學所在印刷三維復雜微納結構及功能器件研究中獲進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和生產工藝均面臨巨大挑戰。近年來,三維微納米結構的組裝研究備受關注。其中,三維結構對立體電路及光電器件的制備至關重要。然而,傳統的組裝方法很難實現自支撐的三維懸......

    標本兼治全程控制包裝印刷業強力推進VOCs治理

    VOCs作為PM2.5的一種前體物,是形成霧霾的重要成因。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明確提出,對包括包裝印刷行業在內的幾大行業實施VOCs綜合治理。幾年的努力,從......

    蘇州納米所直接印刷銀納米線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導電金屬納米線特別是銀納米線的應用研究受到廣泛關注,主要用于制備透明導電材料以及可延展的彈性導電材料。由于金屬納米線的分散特征與傳統的溶液型或顆粒型液態體系有較大區別,目前主要采用涂布、噴涂、......

    貴州:網購紙餐具部分熒光物超標

    27日,記者據貴州省質監局獲悉,貴州省質監局發布“食品用紙容器抽查(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被抽查的120批次樣品中,80批次紙杯抽查合格率為100%,但有47批次紙杯存在滲漏風險;40批次其他紙容......

    噴墨印刷導光板將實現國產化

    3月18日,記者在常州高新區獲悉,常州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常州豐盛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三方將合作建立“常蘇豐印刷光學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并率先在“數字噴墨印刷導光板”領域開......

    通過加熱可擦寫的“紙”以玻璃或塑料薄膜為介質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制造出不用油墨印刷的新穎重寫“紙”,以玻璃或塑料薄膜形式為介質,基于氧化還原染料,有藍、紅、綠三種基色,循環使用達20多次后,在對比度和分辨率上沒有顯著損失。相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