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成產品并不容易,為了想辦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為更多的小微企業賦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設“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心”的方案。截至2024年1月,首批15家概念驗證中心已轉化落地項目193個,共獲得投融資44.74億元。“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并不新鮮,但能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取得這樣的效果卻并不簡單。杭州有什么獨到之處?
在杭州醫藥港這座不起眼的5層樓里,聚集了18名院士、國家和省級人才,百余名不同專業的研發人員,碩士、博士比例達到80%。是什么吸引這些科研人員聚集在這里?在這座樓里究竟能干些什么?
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波介紹,根據實現原創藥物發現到轉化設計整個平臺。科研人員都在一起,能夠相互交流,知道對方的所需,知道雙方的“卡脖子”卡在哪里。
看似簡單的布局,對于小微藥企來說卻解決了大問題。2022年10月,胡譽懷創辦了一家微小型創新藥企,他帶著公司自主研發的候選新藥,委托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對適應癥的方向進行驗證。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科研人員就發現了新的潛在適應癥。如果放在過去,這個驗證過程大概要用2—6年的時間才能做完。
胡譽懷表示,對缺乏基礎設施和研究團隊的初創藥企來說,發現新適應癥、構建動物新模型、解析分子新機制都得找外面不同的機構做。各個環節之間銜接效果差、時間長、花費多,成果轉化的成功幾率小。現在,得益于研究院這個“超強外掛”,概念驗證得以全鏈條打通,公司成立7個月后,已完成了Ⅰ類創新藥獲批進入臨床1期。
據介紹,在杭州,像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這樣的概念驗證中心共有15家。截至2024年1月,15家概念驗證中心已挖引入庫項目756個、驗證項目357個、轉化落地項目193個,項目獲投融資44.74億元。目前,第二批15家概念驗證中心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中。
從1到100 科學家幫助科學家創業
如果說“概念驗證中心”解決的是科技成果從0到1的轉化,那這家由地方政府資助啟動的研發機構——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杭光所,就是讓科技成果實現了從1到100的量變。杭光所通過支持光電領域科學家創業,讓科學家手里“技術的1”轉化成“產業的100”。
在這個光學實驗室里,記者見到了杭光所的創始人張龍,他不僅是我國光電領域的杰出科學家,也曾經是一名創業者。張龍說,光電領域中有很多尖端技術沒有被運用到生產中,這并不是說,科學家們不想讓技術落地,而是創業的過程中有太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浙江省特級專家李京波研究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在半導體領域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價值。但是半導體企業的一條生產線就需要好幾個億,這讓投資人不敢輕易試水。三年半前,李京波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來到了杭光所。經研判,杭光所對其投資了1500萬元,這個數目在半導體創業領域雖然不大,但號召力卻非常強。
短短幾個月內,杭光所就為李京波的項目吸引了近5000萬元的投資。2023年,在杭光所的推動下,這個項目又獲得了數億元的融資。張龍表示,越是別人看不懂的“硬科技”,越是需要像杭光所這樣的“科學家+企業家”的雙重眼光進行辨識。隨著孵化企業的增加,杭光所的聚合效應正不斷增強。
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理事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副所長張龍表示,把這個路走通了以后,其他科學家認為這套方案可行,說不定也會下定決心來干這個事,讓科技創新本該有的價值可以變現。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業內公認的成功幾率是10%。但杭光所在4年多的時間里,引入了50多個項目、成立了40余家公司,科技成果轉化率遠遠超過了10%。現在,杭光所的模式正在浙江省內的其他地區推廣和復制。比如在臺州,當地投入了28個億創立了相同模式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已有4個高質量項目入駐。未來,這一模式將繼續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6月16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第二屆INNOTECH創科嘉年華。記者獲悉,廣州產投集團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攜手宣布,設立10億元環港科大(廣州)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用于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這是......
AI準確識別雜草,再通過激光照射來精準清除。日前,由華工科技與哈工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研發、中國第一臺“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開啟田間試驗,實現了該領域的國內首創。“激光除草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蔣莊德院士、趙玉龍教授團隊完成的“高精度石英諧振MEMS加速度計”項目通過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價會上,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為下一代慣性級加速度計的發展與應用奠......
記者從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獲悉,該院電子科學系屈小波教授團隊運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開發出智能云腦成像系統。該系統具備磁共振裝備的原始數據處理、圖像重建、自動統計分析、人工智能零代碼編程等功能,已......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并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發表重要講話,圍繞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系統闡述,深入回答了新質......
圖基于壓縮感知原理的相干調制超快成像的實驗系統與探測結果。(a)CS-CMUI系統裝置圖;(b)ITO薄膜激光燒蝕過程中的強度演化;(c)ITO薄膜激光燒蝕過程中的相位演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
6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要求,推動青海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
6月1日,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部投資促進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推介會現場。王昊昊攝今年是中部崛起戰略實施20周年。本屆中部博覽會以“開放創新、中部崛起”為主題,吸引參展企業1000余家,參會客......
關于常態化征集擬轉化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的通知各市科技局,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省科技廳指導建設山東科技大市場,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
“從最初的理論到形成樣機,再到成為應用專利可以轉化,正是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在5月24日舉行的青山科技獎頒獎禮上,獲獎人、陜西師范大學教授楊鵬直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支持科研,對開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