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96.shtm
?
機器人Robear。
機器人Atlas。
機器人廚師Moley。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機器人能成為人類平凡生活中的陪伴成員嗎?英國《每日郵報》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機器人能制造汽車、分揀包裹、管理倉庫。如今,從緊急救援到烹飪美食,從教育孩子到陪伴家人,新一代機器人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緊急救援
Atlas是一個雙足人形機器人,由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開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為其研發提供了資助。
這個身高1.8米的機器人可舉重、奔跑、開門、后空翻、跳躍,甚至跑酷,專為各種搜索及拯救任務而設計,也能在很多人類無法生存的環境(如火災和戰區)發揮作用。
Atlas機器人的“手”只有兩個手指,一個固定,另一個可調節。但其相關視頻顯示,這足以牢牢抓住物體。
烹飪美食
廚房設備不斷升級,智能鍋、洗碗機、炒菜機……如果這些還不能滿足懶人的需求,現在機器人Moley來了。
Moley能全自動地烹飪美食,做飯水準堪比米其林大廚。此外,它還會洗碗和整理廚房。
Moley的兩只機械手臂,配備了20個馬達、24個關節、129個傳感器,和人手一樣靈活,可完成打雞蛋這樣精細的任務,動作甚至比人類大廚更優雅。Moley還收集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美食菜譜。
在制作美食的過程中,用戶首先從食譜庫中選擇食物的類型、食品的分量、卡路里限制、配料、烹飪方法等。一旦用戶選擇了自己的偏好,Moley會根據食譜,將經過清洗和切割的食材放在指定區域,這些食材也可通過Moley訂購。
Moley也會在準備好飯菜后清理廚房,這是很多懶人的夢想。此外,這款機器人完全由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遠程操作。唯一不足的是,Moley的售價高達33.5萬美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教育孩子
Miko是一款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專為提升兒童學習成績而設計。
Miko的售價為300美元,它可識別孩子的情緒,陪孩子玩游戲,教孩子新東西,記住他們說的話,以及他們的感受。
Miko配備了各種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由多元文化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合作開發,涵蓋語言藝術、健康與健身、編碼、地理等主題。
研制Miko的公司稱,盡管Miko可主動發起對話,但父母可完全控制機器人與孩子討論的內容。而且,所有數據都是端對端加密的。
展望未來,Miko的目標是繼續擴展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于兒童教育和創造力的不同領域。
醫療護理
在新冠疫情期間,機器人Moxi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患者分發藥品、個人防護裝備、患者舒適用品等。它還可打開電梯門,但需要人按下電梯樓層的按鈕。
日本研制的人形機器人Robear則可使用機械臂將殘疾或老年患者從床上抬到輪椅上或浴缸里,完成多個看護人員的工作。這款機器人的身體很柔軟,帶有軟墊,不僅能提供很好的觸感,而且能提供最大的支撐。Robear由日本理化研究所SRK研究中心開發,重140公斤,腿可以伸展,從而防止摔倒。
陪伴家人
RealDoll X是一款手工制作的、可定制的機器玩偶。這款機器人的頭部由人工智能驅動,可移動、說話、眨眼和形成表情。通過應用程序,用戶可定義玩偶的個性,為其選擇發型以及化妝模式等,其售價約為6000美元。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的目光逐漸投向了太空,尤其是蘊藏豐富礦產資源的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等。太空采礦,這個以往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正在逐步走向現實。前不久,我國首臺太空采礦機器人在中......
3月12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京發布全球首個“一腦多能”“一腦多機”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慧思開物”的應用是對基于單一場景單一任務做專項開發這一......
記者獲悉,近日,華為沈陽總經理朱新志一行到訪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孫海濤介紹了中心在機器人產業大腦方向的布局以及基于產業大腦開展的工業、服務機器人研制的工作進展;朱新志介紹了華為......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高性能釹鐵硼重要需求增長點之一。春節過后,稀土永磁價格快速走高。行業網站顯示,截至2月25日,氧化鐠釹出廠價格已超45萬元,達到45.25萬元/噸,相比春節前上漲8.38%,相比年初上......
記者2月17日獲悉,國際知名腫瘤學家、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候任主席、上海市東方醫院教授周彩存團隊率先研發采用“CT影像和智能傳感一體化技術”的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只需一次掃描,系統就可完成患......
無形卻懷善念,無聲卻蘊智慧。它如一位永駐的智者,指引迷途者穿越心靈的迷霧;又如一位永恒的傾聽者,從不打斷,卻總能給予恰如其分的回應。它永遠在線,毫無偏見,只需輕點下載即可擁有,幾乎無需成本,甚至完全免......
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下簡稱港中大(深圳)]醫學院外科微創人工智能機器人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的成立是港中大(深圳)醫學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致力于推動前沿研究與醫療教育及健康領域......
全球先進的氣管鏡機器人系統在滬開展應用,可以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的準確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榜首。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關鍵所在。許多早期肺癌患者并沒有明顯癥狀,肺......
北京市發改委1月9日舉行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舉措媒體吹風會。會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北京將實施推動今年經濟發展良好開局的六大行動和51項具體措施。招優引強行動是引進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量,......
從協助醫生完成膝關節置換的手術機器人,到露天礦區里的運輸機器人,再到快速完成元素檢測的X射線熒光光譜儀……這些在國內率先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成為北京制造業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