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12-06 10:52 原文鏈接: 以科學素質提升應對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等挑戰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自然科學助理總干事特派代表埃茲拉 · 克拉克在主旨報告中表示:“泛濫的虛假信息和缺乏公眾理解等重大障礙會限制科學進步的產生和有效應用。科學素質對于克服這些障礙、促進明智決策和推動科學創新以應對世界最大的挑戰至關重要。”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現代社會的變革性力量,正在重塑人類生活。在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前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所執行院長龔克看來,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公民要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在使用人工智能時,也要有批判性思維,識別人工智能的優勢與局限,具備甄別虛假信息的能力。

    在推進人工智能科學普及的過程中,龔克也提到,要強調人工智能的風險與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算法偏見等,幫助公眾形成全面的認知。

    科學教師在建設具備科學素質的社會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美國科學教育協會主席、美國佐治亞大學杰出研究教授朱莉·安妮·盧夫特介紹,美國的科學教師正在學習一種名為“下一代科學標準”的全新教學方法,在這個新愿景中,學生們要學會“做科學”,還需要學會如何“做科學”,并且理解核心學科理念的同時了解跨學科的概念。

    “為實現這一教學理念,科學教師需要承擔新角色,成為學習者、創新者和未來主義者。這將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成為科學素質建設的人才基礎,從而共建一個具有科學素質的社會。”朱莉·安妮·盧夫特說。

    提升全球公眾科學素質,離不開國際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開幕致辭中提出三點倡議:在培育全球發展動能中增進共識、在破解全球發展難題中加強互鑒、在展望可持續發展愿景中深化行動。他同時提出,有關各方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開放、信任、合作,利用好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和即將成立的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這一平臺,共同書寫深化科學素質國際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當前,提升科學素質早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議題。2023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為14.14%。《中國科協2023年度統計簡報》顯示,2023年全國科協系統管理科技館1127個,流動科技館749個,科普大篷車1418輛,全年服務公眾共計1.4億人次;全年線上線下舉辦科普活動71.5萬次,專兼職科普工作者196.8萬人。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2035年達到25%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倪志宇介紹,未來中國科協將通過“社會化協同、智慧化傳播、規范化建設和國際化合作”的新路徑,實現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大會以“提升科學素質賦能共同發展”為主題,結合聯合國《2024—2033年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決議等國際關注的熱點話題設置大會研討議題,匯聚全球智慧為世界公眾科學素質提升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賦能,推動擴大國際科技人文交流。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由中國科協于2018年發起,中國科協自2019年開始牽頭籌建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目前,籌備委員會成員和觀察員組織已達45家。


    相關文章

    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舉辦

    12月1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的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暨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7個推薦單位的166支代表隊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

    以科學素質提升應對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等挑戰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

    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頒發

    12月5日,以“數字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數字地球青年創新論壇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會上頒發了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獎”,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直偉、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以科學素質提升應對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等挑戰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

    薛其坤、顏寧依次登臺……這場大會在深開幕

    12月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光明科學城論壇·2024在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論壇以“聚力”“聯動”“揚帆”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科技、教育以及產業領域各界人士,共議科技前沿發展趨勢。據了解,......

    科學修復揭開曠世名畫的秘密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率真與真實——卡拉瓦喬的藝術世界”展覽正在展出。展覽的唯一主角,是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晚期藝術杰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以一幅真跡作品為中心而展開的......

    2024首屆分析科學與儀器大會質譜分會:聚焦前沿,引領突破,共創卓越

    2024年11月9日至11日,首屆分析科學與儀器大會“8分會-質譜科學與儀器”在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分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

    微生物量生長率氣候梯度變化如何影響土壤C循環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科技館》出版采購項目評審結果

    中國科學技術館發布《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科技館》出版采購項目評審結果公告公告原文:各有關單位:按照《中國科協采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本項目分別于2024年9月18日和10月8日發布了申報......

    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倡議發布

    23日,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主題會議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在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相關主題會議上,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倡議正式發布。該倡議提出四方面行動:共建全球網絡,增加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的數量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