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為科學與藝術結合而生的新生產力,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未來“中國創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南京林業大學是我國林業類院校中首開藝術設計方向的高校。近年來,該校緊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設規劃相結合,努力在更高視野上創新謀劃設計學學科發展路徑,以系統思維匯聚教育、科技、人才強大合力,推動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
小團隊+大平臺,讓人才“聚”起來
“設計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理、工、文相結合,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學科。”南京林業大學校長勇強說,農林院校的設計學學科更需要在“交叉融合”這四字真經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
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恰恰是這些年南京林業大學學科建設的主要做法之一。
對于藝術設計學院而言,首要的就是組團隊,想辦法把人才聚集起來,變“單打獨斗”為“團隊協作”。全院80多名教師根據研究領域的不同,以承接的國家及區域重大戰略項目、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等為依托,圍繞城鄉建設和人居環境中的生態、環保、低碳、集約、康養、數字化等組建了20多個交叉研究團隊,在學院上下營造“人人有團隊,人人做項目”的濃厚氛圍。
不僅在校內鼓勵打破壁壘的跨學科研究活動,同時,學校也積極搭建更高層次的交叉研究交流平臺,先后牽頭成立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園林植物數字化應用與生態設計國家創新聯盟、中國農林高校藝術設計聯盟,以及鄉村振興創意設計研究院、數字化創新設計研究中心等特色跨學科研究平臺。該學院還積極與英國、美國、意大利等世界知名藝術設計院校建立合作交流關系或聯合培養人才機制,互派教師和留學生。
通過“大平臺”打基礎、拓資源,發揮“小團隊”精兵制、扁平化優勢,該學院逐漸形成了一批以高精尖為方向、老中青合理搭配、產學研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團隊,通過開展跨校跨機構跨學科的高水平合作,進一步提升學科服務國家急需的能力與力度,以及人才培養的效度。
中國潮+國際范,讓視界“寬”起來
南京老城南的市井人情,在中法兩國師生的合力改造下,會激發出怎樣的火花?
南京林業大學“舊城社區景觀更新設計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是教育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實驗課程。不久前,依托該課程設立的“中法聯合藝術設計實驗教學周”落下帷幕。
該課程首次嘗試集中周期性授課+國際化聯合教學的模式,以“改造老城南,提升老城南居民生活品質”為主題,邀請法國知名藝術學院教授帶領學生以工作坊的形式開展實驗教學。
在課程成果展示環節,50余件包含建筑設計模型、室內設計方案、家居創意設計、平面設計表達及多媒體影像等創意作品在校內外展出,接受專家評審和公眾打分,充分彰顯南林學子個性化的創新思維、民族化的設計理念和國際化的開闊視野。
為提高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培養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新時代設計類人才,南京林業大學進行著積極的探索。在課程設置上承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設包括傳統園林、建筑、非遺手工藝等專注東方文化特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之精髓,增強文化自信。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們鼓勵學生以中華傳統智慧啟發為指引,同時融入國際化的設計語言來進行展示與共享,設計出更多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時代好作品。”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祝遵凌說。
梳著麻花辮的“喜兒”可以在幕布前繃起芭蕾腳尖,邁克爾·杰克遜的經典舞步也能被借鑒到傳統皮影劇的人物創作中……在今年年初落幕的第五屆“憧憬·美麗中國”藝術設計大賽暨第八屆“金埔杯”國際城市景觀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南京林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三學生張盈以“戲出東方”為主題設計的一組改良版皮影藝術作品摘得金獎。“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或許就是南林學子的作品能夠得到認可的原因。
環境美+生活美,讓成果“實”起來
如今,設計不再只是啟迪心靈、提升修養的純藝術,還在改善生態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設計如何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南京林業大學教授王浩看來,所謂的“賦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實行精準的“供需對接”。日前,由他親自掛帥的“鄉村植物景觀營造”課題組,正在我國西北、東北、華北等六大區域繪制著一幅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特色鄉土植物景觀圖譜。
江南某村有一座上百年的老宅,是將其變成民宿、書吧,還是其它藝術空間?由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汪瑞霞領銜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國家記憶建構中的百年中國鄉村建設文化景觀研究”,致力于將全民普遍存在的鄉愁情感凝聚成促進當代村鎮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內驅力。
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濕地公園營建、節約型景觀設計等方面承接各類設計項目200余個。師生們以火熱的激情、優質的藝術與設計資源,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城市更新,探索出綠色設計、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等“外在美”的新方法,總結出“山水城鄉”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維聯動等“內里強”的新模式,找到了藝術設計扎根中國大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路徑。
十年來,由南京林業大學作為聯合發起單位的“最美村鎮評選活動”每年按期舉辦。該活動在政產學研多方力量的協同推進下,以評促建、評建共贏,從源頭上為鄉村振興注入設計力量,見證了鄉土中國的喜人變遷。
該校設計學學科立足行業特色,圍繞生態景觀、綠色材料等領域開展持續性理論與實踐研究,先后獲批國家級項目3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2項,以及其他省部級以上項目近50項,累計社會服務經費1億多元。與此同時,每年約有百余支碩博士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奔赴各地,發揮專業優勢,累計參與完成城市更新、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提升項目300余項,實際應用成果100余個。
設計正成為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面向新時代新征程的“有為之學”。“在‘雙循環、新格局’的大背景下,設計逐步從本領域的點對點助力走向對國家創新發展的推動,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趙茂程說,“我們要從長遠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戰略的深度去思考和謀劃設計學學科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實踐,為‘美麗中國’事業培養更多兼具科學精神、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后繼者。”
設計作為科學與藝術結合而生的新生產力,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未來“中國創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南京林業大學是我國林業類院校中首開藝術設計方向的高校。近年來,該校緊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與區......
設計作為科學與藝術結合而生的新生產力,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未來“中國創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南京林業大學是我國林業類院校中首開藝術設計方向的高校。近年來,該校緊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與區......
近年來,江蘇南京致力于打造智能電網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規模占全國市場80%。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其中一家代表性企業——南瑞集團考察調研,聽取南京市打造智能電網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總體情況介紹,......
據南京大學官微,5月11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聞海虎教授團隊領銜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自然》上發表了題為“Absenceofnear-ambientsuperconductivityinLuH2±xNy(......
4月9日,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冠軍爭奪賽上,南京理工大學“光影流轉—億像素紅外智能計算成像的開拓者”項目從全球340萬個項目中突出重圍,與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
“以往我們上森林資源調查課,就是拿著尺子去學校后山樹木園中測量,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測得準。現在可不同了。”在南京林業大學“智慧林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擬教研室”大屏幕上,區域內的林業場景一覽無余,同學們在......
近日,南京林業大學傳來喜訊,該校林學院曹林教授榮膺第18屆“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作為一名基層支部書記,曹林是該校林學院黨委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效融合取得顯著成績的突出代表。“多年來,我們探索形成......
近日,南京林業大學傳來喜訊,該校林學院曹林教授榮膺第18屆“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作為一名基層支部書記,曹林是該校林學院黨委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效融合取得顯著成績的突出代表。“多年來,我們探索形成......
序號采購單位采購項目名稱采購品目采購需求概況預算金額(萬元)預計采購日期備注1北京林業大學企業信息北京林業大學企業信息蛋白表達分析儀等購置項目A02100499其他分析儀器詳見項目詳情95.00000......
駱有慶實驗室內的蟲蛀木標本墻駱有慶供圖巨大的疫木伐根堆積如山(圖中人物為駱有慶) 駱有慶供圖大型機械一條龍挖除粉碎疫木伐樁駱有慶供圖疫木伐樁的剝砍一體刀駱有慶供圖說到蛀食林木的天牛,北京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