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3-01 11:50 原文鏈接: 以色列月球探測器升空深空探索迎來公私合營新時代

    圖片.png

    月球北半球是“創世紀”號探測器的預計著陸點。圖片來源:NASA

      2月22日,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將一款名為Beresheet(創世紀)的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于4月踏足月球表面并開展月球磁場實驗。

      值得一提的是,“創世紀”號探測器是首艘由私人資助的月球探測器。英國《自然》指出,以色列此舉有望開啟月球探索的新時代——國家航天機構與私營企業合作、探索和開發月球及其資源。

      私人探測器登陸月球

      “創世紀”號由非營利性組織以色列太空登陸組織(SpaceIL)和以色列國有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聯合研制,質量585千克,高約1.5米,洗衣機般大小。此次“奔月之旅”總行程大約650萬公里,將經歷多次飛行軌道調整。

      科研人員還為該探測器搭載了一個硬幣大小的“時間膠囊”。這是一個巨大的數據庫,裝有數字文件,包括航天器和各種以色列紀念品的相關信息,如舊約《圣經》、希伯來歌曲、以色列兒童創作的藝術品等。他們希望這枚探測器和搭載的訊息能夠長久保存下去,直到未來被后代發現。

      據了解,此次發射源于2007年美國谷歌公司贊助的一項私人登月競賽——“月球X大獎”計劃,盡管最終無一團隊成功完成任務,卻孵化了一批私營探月機構。SpaceIL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創世紀”號成功著陸,以色列將成為繼蘇聯、美國和中國后第四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為此,德國柏林私人公司PTScientists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Robert Bohme表示,SpaceIL的成功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將是一項突破,尤其在‘軟著陸’方面。”他說。

      私企介入的“鲇魚效應”

      此次探測器由私營機構主導制造,這無疑是此次事件的最大亮點。回顧歷史,以月球為例的深空探測領域幾乎都是以“國家隊”作為主力軍,即使是作為航天大國的美國,也離不開美國宇航局的主導。

      南京航天航空大學教授康國華告訴《中國科學報》:“深空探測具有周期長、經費高和短期收益不明顯的特點,導致了很多以營利為目的私企望而卻步。即使像SpaceX這樣的企業,進入商業航空的切入點也是從短期可贏利的低軌航天做起,而像‘藍色起源’‘維珍’公司等的目標更多是集中在近地太空旅游或發射等方面。”

      他分析,國家主導深空探測更多在于科學發現、引領科技、提高國家自信等非商業目標,用高投入集中力量加以實現。而當私企介入,產生的最大影響則是“鲇魚效應”。

      “私企若想實現短期效益的最大化,必定會采用一些新的技術,提高費效比,改變以往純投入不產出的局面。”

      但私企深空探測經費投入少、經驗缺乏等因素也對深空探測活動產生了不利影響,目前已初露端倪。“最新報道稱‘創世紀’號用于定位的星敏感器由于受太陽的干擾不能正常工作,以至于目前探測器已錯過了一次變軌的機會。”康國華說。

      迎來公私合營新時代

      作為一項艱巨卻意義重大的工程,公私合營探索宇宙的前景廣闊。我國《航天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提出“探索航天發射服務商業化運營,探索建設政府所有、企業運營的商業航天發射場和運控中心,形成常態化、靈活優質的航天發射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勢頭良好,尤其在低軌道近地面探測方面,各類私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盡管國內尚未成立深空探測的私營企業,但是該領域的中外公私合營已經非常緊密。

      康國華介紹,我國與國外私企的合作大多表現在元器件或部組件上。“大家各取所長,能夠實現快速發展。航天工業不是閉門造車,它和其他工業一樣也可以全球采購和多國合作。但我們強調自主性,因為如果過多依賴國外技術,中國航天就很容易被‘卡脖子’。這是由中國航天發展經驗得來的。所以,我們不排斥與國外合作,但不完全依賴于與國外合作。”

      他建議,一方面,我國政府應繼續加強對相關私企的政策支持,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家也要有星辰大海的情懷,為中華民族在浩瀚宇宙中的探索助力。


    相關文章

    已有1000余名中國公民撤離!外交部回應

    10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了解,中國駐以色列使館近日協助在巴以沖突附近地區受困中國公民轉移,請介紹有關情況?發言人毛寧表示,自從10月7日巴以沖突爆發以后,有280多......

    基金委發布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的合作協議,2023年度雙方將繼續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一、項目說明(一)資助領域和申請代碼......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攜手中學打造“育人聯盟”

    記者從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獲悉,連日來,該校教師走進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汕頭經濟特區林百欣中學、華南師范大學濠江附屬實驗學校等中學開展科普講座,為學生科學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助力,讓學生們......

    中國與以色列互換獎學金遴選工作啟動

    根據中國與以色列政府互換獎學金交流計劃,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將選派5名優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在讀碩士研究生赴以色列學習,留學專業為希伯來語、中東問題研究,留學期限8個月。具體事宜詳見附件。附件:1.......

    高強度有氧運動可大幅降低癌轉移風險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高強度有氧運動增加了內臟器官的葡萄糖消耗,從而減少了腫瘤的能量供應,可將癌癥轉移的風險降低72%。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這項研究結合了人類監測數據及動......

    日本宇航研發機構宣布放棄月球探測器登月計劃

    據每日新聞11月22日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當天表示,隨美國新型火箭于16日發射升空的月球探測器“好客”(OMOTENASHI),在與火箭分離后姿態異常,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正常工作,......

    研究揭示皮膚癌的腦轉移機制

    以色列等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臨床檢查雜志·觀察》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黑色素瘤這種皮膚癌轉移到大腦的機制,并相應找到了抑制癌轉移的方法。據介紹,約90%的黑色素瘤患者會在晚期發生腦轉移。但大腦是一......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2022年開學典禮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廣以校長龔新高致辭。廣以供圖參加開學典禮的領導、師生合影。廣以供圖8月8日上午,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舉行2022年開學典禮。本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大江......

    廣以校長龔新高院士送出首封錄取通知書

    廣以2022年本科招生“001號”錄取通知書頒發現場。廣以供圖7月25日下午,一場特殊的本科新生錄取通知書頒發儀式在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廣以校長龔新高將2022年本......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2022年本科計劃招生410人

    6月21日,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在廣州舉行2022年本科招生媒體見面會。記者獲悉,今年,廣以本科生招生計劃數為410人,擬面向廣東、江蘇、四川、山東、湖北、河北、河南、湖南、黑龍江、重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