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條》 提出,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筆者認為,企業既可能是土壤污染的制造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企業要積極承擔土壤污染防治的責任和義務,成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力量。從企業角度探討如何預防和應對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企業對土壤污染防治負有法定義務
《環境保護法》將“土地”規定為自然因素,納入環境保護范疇。《土地管理法》規定,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除了法律層面,環保部門也出臺了一些規定。2004年,原國家環保總局下發《關于切實做好企業搬遷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對污染場地進行土壤修復的意見。2008年,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并對工業場地土壤風險評估及責任分配提出了具體要求。此外,環境保護部還批準發布了《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和《污染場地術語》,為污染場地監測調查、風險防范以及土壤修復提供了基本的標準。
從以上法律法規及文件中可以看出,企業對土壤污染防治具有法律責任和義務。企業應積極作為,成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力量。
應在不同階段積極防治土壤污染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都應高度重視并積極防治土壤污染。
一是土地受讓階段。雖然造成場地污染的單位和個人應承擔污染場地治理責任并恢復土壤使用功能,但在實務中出讓方往往逃避承擔責任,而受讓人基于土地開發時間緊迫、資金不足等原因,不得不采取先行支付資金履行相關程序、事后追償的方法。在土地交易過程中,土地受讓人需警惕此類風險,避免經濟損失。在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受讓方可以聘請專業機構進行深入的環境盡職調查。若目標土地屬于污染場地,則考慮由出讓方先行完成土地修復工作,待修復結果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再受讓這一土地。
二是土地使用階段。企業依法取得土地后即成為土地使用者,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注意排查土壤污染安全隱患,設立專門的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隊伍,確定企業土壤安全風險點,建立整改落實和跟蹤督查的保障機制,并設立排查檔案。對于發現后能夠及時治理的安全隱患,企業應當立即采取治理措施,消除土壤安全隱患;對于情況復雜、短期內難以完成治理的土壤安全隱患,應當制定隱患治理方案,落實整改措施、責任、資金,及時消除隱患。為了有效應對突發性土壤污染事件,企業還應制定突發土壤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 設施、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面預先做出具體安排,以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環境應急救援行動,降低土壤污染事故損失。
三是企業搬遷或土地出讓階段。根據《關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關停并轉、破產或搬遷工業企業原場地采取出讓方式重新供地的,應當在土地出讓前完成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關停并轉、破產或搬遷工業企業原有場地被收回用地后,采取劃撥方式重新供地的,應當在項目批準或核準前完成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可見,場地環境調查和評估程序是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前置條件。
一旦確定污染范圍,企業須立即啟動污染場地評估工作。關停搬遷的工業企業應組織開展原址場地的環境調查評估工作,并及時公布場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對暫不開發利用的關停搬遷的工業企業場地,責任主體應組織開展場地環境調查評估,基于場地環境調查評估情況及現實情況,暫不治理修復的,應采取必要的隔離等風險防控措施,防止污染擴散。場地環境調查評估確定場地需修復時,企業應根據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結果, 委托專業機構編制污染場地修復方案,開展場地修復驗收工作,必要時還應開展場地后期管理,防止二次污染。
企業應創新土壤修復模式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污染企業應承擔場地修復治理責任。然而,一般企業往往缺乏土壤修復的專業技術,引入第三方治理是最佳選擇。企業既可以選擇方案設計與工程實施分離的模式,即先由專業單位進行調查評估與修復方案設計,再由專業公司負責修復工程實施;也可以選擇總承包模式,即由專業單位提供從前期調查評估到后期修復工程實施的整體服務。
“十三五”期間,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將全面啟動。土壤修復涉及場地調查、樣品檢測、風險評估、方案設計、工程實施、設備服務、藥劑供應、項目監理、驗收等多個環節,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破解微觀世界密碼的質譜儀,撐起了中國高端科學儀器的領航者。2024年,是禾信儀器(688622.SH)誕生20周年。作為國內質譜儀領域少數從事自主研發的企業之一,禾信曾經多次牽頭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重大科......
2024年8月,上海——近日,賦能科技進步的全球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發布2023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展示了其在全球范圍內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的深度實踐和顯著成就。2023年,賽默飛......
各有關單位:為落實市政府工作部署,根據《北京市新設市級政府投資基金項目庫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現常態化組織企業申報我市新設8支政府投資基金儲備項目。有關事項通知如下:——AA基金簡介為更好發揮......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這一重要要求,為新時代新征程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力軍作用指明了方向。企業是科技創新的“出題人”“閱......
“為企業辦實事,盡職盡責高效”!日前,廣東省惠州中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向惠州市生態環境局贈送錦旗,對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在中京電子遷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過程中急企業所急、解企業所困的高效服務表示衷心感謝。......
“我們向中車大連公司定制了20臺1000千瓦功率等級的混合動力形式的內燃機車,以滿足廠區內鐵路運輸需要。”鞍鋼集團鐵路運輸處副廠長劉強日前在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車”)系列化新能源機車的發布活......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6月1日,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部投資促進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推介會現場。王昊昊攝今年是中部崛起戰略實施20周年。本屆中部博覽會以“開放創新、中部崛起”為主題,吸引參展企業1000余家,參會客......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科學儀器上市公司創新能力如何?202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情報研究所開展“科學儀器公司創新實力研究”,以年收入超億元的上市科學儀器公司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以下4......
科技成果轉化成產品并不容易,為了想辦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為更多的小微企業賦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設“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心”的方案。截至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