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生態城市”概念,到“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時至今日,國內許多城市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的構想或實踐從未停止。
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究竟要建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著力?還應注意什么問題?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
記者:國內很多城市或早或遲,或快或慢地開展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的探索實踐,您認為,低碳生態城市內涵應包括哪些方面?
李迅:“低碳生態城市”的概念是在“生態城市”概念的基礎上衍生和發展而來,在2009年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上,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生態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節能、環保型城市,是一種強調生態環境綜合平衡的全新城市發展模式,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基礎上,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低碳生態城市的核心價值觀可以理解為,首先尊重自然,最大限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再者以人為本,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工作條件;最后是物種多元多樣、資源循環利用、社會和諧共生、人人幸福快樂。
低碳生態的文化意識概括為,崇尚健康、節約、控制、人道、平等、公正、民主、正義、協調、共存、精神追求與物質滿足的協調、多種文化的互補與滲透等;反對浪費、揮霍、放縱、自私、特權、侵略、征服、掠奪、急功近利、歷史虛無主義、沙文主義、技術至上主義等。
記者:目前國內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現狀可以用“如火如荼”一詞來形容,您認為,還有哪些因素阻礙了低碳生態城市建設?
李迅:先于概念產生的中國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探索實踐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的發展目標。在節能減排的國家戰略和相關政策激勵下,目前已有保定、上海、貴陽、武漢、杭州、德州、無錫、深圳、珠海、南昌、廈門等多個城市提出了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的構想和規劃。全國低碳生態城市的發展正逐漸由“零星探索”轉向“區域試驗”,并呈現逐年蓬勃、全面開花之勢。
根據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學術交流部的一項統計,截至2012年7月,97.6%的地級(含)以上城市和80%的縣級城市已提出以“生態城市”或“低碳城市”等生態型的發展模式為城市發展目標。可以說,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最為積極和主動的國家之一。
在中國低碳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由于低碳生態城市的概念提出時間尚短,且低碳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目前尚缺乏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生態城市理論體系、規劃建設集成技術、實踐經驗以及相關政策體系作為支撐和指導,在實際的規劃建設中主要表現為導向不明、目標缺失、理論缺失、唯技術論四大方面。總體來講,中國的低碳生態城市建設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
記者:您認為,如何掃除低碳生態城市發展面臨的障礙,保障低碳生態城市健康合理發展?
李迅:為推動低碳生態城市健康合理發展,有必要結合當前國內低碳生態城市所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需求,深化理念,創新技術,提升政策,加強合作。
低碳生態城市強調尊重過去,著眼未來,遵循平衡、共生、發展、循環的原則,以全壽命周期的思維方式來比較和選擇產業類型與生態技術。生態城市建設需要將生態學的最小干預自然、讓自然做工的理念貫穿整個規劃、設計管理全過程。要以人為本,將人的因素與生態平衡并重,樹立人是生態保護者的思想。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積極倡導低碳生活、綠色生活理念。
在遵循能推廣、能復制、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則下,構筑涵蓋城市規劃、低碳社區、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生態基礎設施、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廢棄物處理、低碳產業、數字城市等十大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合理評估其適用性后再推廣實施。此外,除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外,還要以兼顧低成本和高效益的傳統手段作為補充。
由于當前對低碳生態城市起促進和保障作用的法規政策體系還不完善,政策、市場、技術三方聯動的體制創新仍需不斷探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涉及的能源、資源、土地、水、環境保護、經濟等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因此,形成明確引導低碳生態城市發展的法律規劃體系和技術導則變得尤為重要。
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促進低碳生態城市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聚集各國科學家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通過不同國家與地區、不同文化與思維方式、不同學科領域的思維碰撞,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科學家之間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近日,國務院......
“今年以來,我國投資實現了平穩增長、結構優化、質效提高。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9.5%,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比重回升至51.9%。”8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
“我們小企業是微光,但是我們身體上匯聚著大大的能量。我們希望被看到,我們也需要被支持。”近日,在2024年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主題活動北京會場,汩汩生態農場創始人孫婉瑩飽含深情地說。作為中小微企業代表,......
記者日前從中央網信辦獲悉:近日,中央網信辦、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信息化標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和系統推進,健全國家信息化標準體系,提升信息化發展綜......
6月3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青海某化工有限公司與被告某環保科技公司、被告某低碳科技公司、第三人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碳排放權交易糾紛兩案,案件涉及核證自愿減排量(以下簡稱CCER......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法國政府有關部門及企業達成三份合作文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法蘭西共和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關于加強部門間交流合作的意向書》雙方同意在宏觀經濟政策、產業發......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第三批健康企業建設優秀案例名單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總結推廣各地區和有關企業在健康企業建設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推進健康企業......
劉捷在平安杭州建設20周年大會上強調在全省高水平建設平安中國示范區中打頭陣當頭雁姚高員主持馬小秋出席平安杭州建設20周年大會今日下午召開。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劉捷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
近日,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面推進......
“去年初,我們聚焦事關天津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務實地推出了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市PM2.5年均濃度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單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天津市......